|
| |
这几天,绍兴博物馆正在举行一场“古月十年”美术展。颇有意思的是,这次展出的绝大部分作品,作者都是小学及幼儿园的孩子。绘画、泥塑、版画……这一场色彩与造型的视觉冲击,让人不敢相信是出自孩子们之手。很多人在看了展出后,发出“颠覆了儿童画传统”的感叹,而这一策划,来自于绍兴“古月美术”的汪炯及他的团队。 □记者 郭梅红
“学会画画”不等于“美术教育”
“要讲究人物的五官比例,画面布局,线条不能乱……”带着这些要求,再比照着老师提供的“范例”,三年级学生玲玲的一张“绿色地球”终于出笼。收到这样一份和“范例”几乎无二的绘画作品,在市区一所小学教美术的孙老师感到十分无奈,“真不知道该不该给学生提供‘范例’。如果不提供,学生抱怨不知道画什么好,而提供了‘范例’,班里的很多学生就‘照抄’,个性化的绘画实在是太少了。”
与此同时,一些家长疑惑,为何孩子得到的绘画奖状无数,却不懂得如何欣赏绘画?同样是画一幅“人”的图画,幼儿园的孩子可能会把人的动作部分表现出来,而脸部的特征却很模糊,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则往往会更关注人物像不像的问题,从幼儿到少年,孩子绘画的技巧可能提高了,但绘画表达思想的意义却淡了。绘画学习似乎进入了“越学越不知道画什么,越学越不喜欢画”的死胡同。“画画不等于美术教育“,对传统绘画教育存在的问题,汪炯认为:“我们习惯了用成人画的评价方式来看待儿童画,过于关注技巧,结果反而扼杀了孩子们的创作力和想象力。”
请拉长视平线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陕南小城安康,曾因少儿版画教学的标新立异,在美术界异军突起。安康儿童版画表现出的率真和浓烈的地域特征,与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形成鲜明的反差。“安康现象”也同样影响着绍兴儿童画教育。
在此次“古月十年”绘画展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展区展出了孩子们的“日记画”。“我想改变美术课即临摹课的现状,让孩子成为美术课的主角,老师仅仅是一个配角。”汪炯说。在“古月”的儿童画日常教学中,绘画的内容,几乎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决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小事,哪怕是家庭成员的一个小动作、一个神态,都会成为孩子们创作的灵感来源。前不久,在“古月”学画的孩子们又画起了“家庭成员在家干什么”,“睡懒觉的爸爸”、“打扫卫生的妈妈”以及“玩玩具的表弟”,一下子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汪炯说:“美术教学一旦让孩子成了主角,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绘画的内容。”
“画笔”并非是唯一的创作工具,五谷杂粮、纽扣、废弃的纸筒、螺丝等等都可以创作出“艺术品”。各种大小、长短的圆纸筒打造出奇特的空间变化,大大小小的剪纸拼贴也能带来视觉的冲击,五彩的纽扣化成各种图形……这种随意和洒脱,正是“古月”想带给孩子们的。“美无处不在,而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新奇的东西,如果一味要求他拿着画笔绘画,很可能反而让他不再喜爱绘画,我们希望通过不同材质的尝试,让孩子保留一份对画的热爱。”汪炯说。
给儿童画一方纯粹之地
和其他热门的培训课相比,儿童画培训并不算火暴,国内的一些同行为了扩大影响,认为“推出儿童画考级势在必行”。然而汪炯却并不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给儿童画一方纯粹之地吧,别让孩子们干净的绘画变得功利。”
2007年,“古月美术”发展势头迅猛,学生一下子增加到300多个,而面对培训规模的扩大,汪炯不是忙着找更大的场地,招更多的教师,而是在想办法“减学生”。到2007年下半年,招收2008年春季班的工作一开始,他宣布“古月美术”不再招收短期班,所有学画的学生最少需学满“一年”,学费要求一年一交。把这种做法放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在很多同行看来,是“自寻死路”。这一方案一出台,学生人数一下就减了一半,“我有一种信念就是跟我学画的学生家长,要认同我的教学理念,这样他们才会放心把孩子交给我,我才能放开手脚去教学。”如今,这一招生方式成了“古月”的铁规矩,而在“古月”学画的学生中,很大一批一学就是七、八年。
几年来,这样的探索也得到了一部分家长认同。有一位家长因为“感动”于孩子的“创造力”,提笔写来“感谢信”,认为“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才是孩子学画的最终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