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56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恩旭:赴阿坝州若尔盖县儿童水墨画教学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7 22: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恩旭:赴阿坝州若尔盖县儿童水墨画教学纪实

冯恩旭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留驻草原孩童心中的水墨记忆——赴阿坝州若尔盖县儿童水墨画教学纪实

     八月的若尔盖草原上开满了鲜花,空气异常地湿润,无论是斑驳的天空将光芒洒向大地,还是阴霾的云层把倾盆大雨投向草原……都像是一幅幅水墨风景画,使人留恋忘返。

   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和甘南大草原紧紧相连,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草原之一。在广袤的草原上点缀着黑色的狗,黑色的牛群,黑色的骏马,黑色的藏蓬,黑色的炊烟,他们像草原中的精灵,又像是画中的重墨,给画面平添着无限的生气……

   更让人不可忘记的是若尔盖草原上关于藏区牧民的水墨记忆,他们是草原的主人,是水墨画中的主角,无论是男人或女人,都有一头乌黑卷曲的头发,衣着浓重的藏袍,他们像草原中那自由的风,奔放而悠闲的生活着……最不可磨灭的是草原上孩子们的那双黑色的眼睛,象水墨一样灵动,闪烁着淳朴而天真的光芒。

   要是能让草原中的孩子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熟悉的草原生活,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画卷呢?这个念头在我心中萌发已久。

   2007年8月,当内地的孩子们在炎热的夏天中欢度着暑假时,若尔盖草原大部分的孩子还沉浸在春天舒展的课堂中。我找来了两位内地的美术教师和一位藏区的美术教师作为我的助手,亲自驾车来到了若尔盖县扎达寺镇红光小学,这里的校长早已组织了二三十位对美术有兴趣的学生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由于这里的孩子大部分还说藏语,学校还特意为我们配了一名教师作翻译。

   

冯恩旭老师在讲解水墨技法                      孩子们学习时专注的眼神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对知识渴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交流愿望使我走上了讲台。然而一开始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顺利,这些孩子年龄跨度较大,从六岁到十四岁,加之学校长期缺少专业美术教师,美术课大都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上,孩子们的画普遍形体小气,画面构图分散,并且所有孩子几乎从未用过毛笔,宣纸更是从未见过。但使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都有自己熟悉的生活。从第一次摸底作业中,我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大部分想象画作业都带主题创作性,如《挤奶的卓玛》、《撒隆达》、《扎达寺庙会》、《转经的阿爸》、《赛马》等,显然这与大都市孩子们缺乏生活,往往是画面热闹,内容却空洞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者,而且儿童具有制作的本能,探索的本能,表演和艺术的本能,适应儿童本能和天性的课程和教学便是强调‘经验’价值的课程和教学。”显然,草原儿童的经验便是他们的生活。我想既然他们有这么多的生活积淀,要画出好画肯定不难,就看如何施教,于是我努力架起水墨画和草原儿童绘画的纽带,作出了如下探索:

2#
发表于 2009-1-20 13:53:21 | 只看该作者

so good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22:49:06 | 只看该作者

一、寻找水墨画和草原儿童审美情趣的结合点

   起初,他们对水墨画并不十分感兴趣,总觉得色彩单调,物象也不求准确。但当我拿出李伯安、陈玉民等画家表现草原题材的水墨画作品时,他们被吸引住了,同时我也拿出部分趣味人物水墨画如石虎、朱雨泽、毕加索的作品,介绍水墨画的特点,究竟美在何处,并亲自示范让学生感受到水墨的变幻无穷,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我又让学生联想草原中哪些物象与水墨有关,孩子们如数家珍的答道,下雨的天空,远山、牦牛、黑骏马、藏獒、藏袍、藏蓬、草原人黝黑的脸等。孩子们想到草原上这么多物象都可以用水墨表现,更是跃跃欲试。

   

二、寻找水墨画和草原儿童生活题材的结合点

   如何把草原儿童自己熟悉的生活提升到艺术的高度,这就需要孩子们进一步把握生活的细节。每天下午课后,我都要组织一次“走进生活”的专题活动。要么选择一个藏式风格浓郁的民居,让大家去做客,再现藏家风情;要么把孩子们带到郊外大草原去,体验高原的自然场景。原本就是高原之子的他们很快就融入到了水墨作品中去,他们第一次把“转经筒”,“酥油壶”,“玛瑙项链”等,用水墨的方式呈现在纸上,既陌生又熟悉,既紧张又兴奋。孩子们每每将自己的作品悬挂在家里时,他们热情奔放的藏族父母们总忘不了举酒庆贺,那热气腾腾的青稞煮酒象水墨飘香,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功喜悦感荡漾在孩子们的心头。

三、寻找水墨画和草原儿童艺术体验的结合点

   中国水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成熟的艺术语言。浓淡相生,虚实成映,造型中“似与不似”的水墨精神,已为当今画坛普遍认同。但如何找到一种快捷的方式让草原孩子迅速掌握的水墨创作途径呢?面对孩子们一张张日渐大气的习作,我体会出几点经验:

1、因势利导,自然天成

   藏区的孩子在人物和物象造型上与生俱来夸张变形的特点,对此我大为肯定,并在保护其特点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的将一些美术知识和原理教给学生,如组织构图中强调大小,虚实和遮挡的关系等,尽量使其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2、强化水墨,重视肌理

   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在光亮的双胶纸上作画,出现了奇异的水墨肌理效果,不象在宣纸上作画还要受速度和一次性制作的限制。水墨在双胶纸上相互渗透,还会出现水渍和不同层次的墨团,肌理十足。这种水渍和墨团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儿童水墨画精髓:天然童趣,墨象万千。

   一周多的高原水墨画实验教学结束了,现在,每当我捧起这一张张发自孩子心底的水墨画作品时仍爱不释手,它们时常把我带回那个天空中铺满水墨味道的若尔盖大草原。我忘不了孩子们与我们告别时追赶我们汽车的场面,这分明是一张最质朴的水墨画,去掉一切杂色的童心再现。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7 22:49:26 | 只看该作者









5#
匿名  发表于 2009-2-18 23:17:01
6#
发表于 2009-2-27 15:55:5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案!支持一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