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链接下的民间美术教育城乡时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 11:5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链接下的民间美术教育城乡时空
—《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的历史链接》课题研讨与培训
                        
廖少华、张容舟、肖弋、谷炽辉、苏辉、李菁莎

一、培训的准备
为精心筹备本次研讨与培训,课题组在谢丽芳研究员的热情关心、廖少华教授的主持下,课题组成员肖弋、张容舟、谷炽辉、苏辉、李菁莎等从2007年5月就开始筹备7月份举行的《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的历史链接》研讨与培训工作,落实与会代表、专家讲座及食宿车辆、布置展览、打印各种文件等工作。
2007年7月20日与会代表开始报到。七月的长沙,骄阳似火,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来自三湘四水的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代表的脚步,他们肩负着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实现文化多样性延续的重任,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之称的湖南第一师范〔高师〕,参加第二期“蒲公英行动”子课题《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的历史链接》课题的研讨与培训。来自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龙山县第二小学、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湘西自治洲民族实验小学、邵阳城步县白毛坪乡白毛坪民族中心小学、株洲黄龙中学、桃江县城关二中、常德师范学校等二十余位代表欢聚在长沙市冶金宾馆,课题组成员热情款待三湘来宾,使与会代表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研讨培训活动的专家讲座
1、民间美术专家左汉中先生讲座
7月21日上午,冶金宾馆的四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参加会议的教师代表认真听取了湖南美术出版社编审、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民间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左汉中先生的学术讲座。讲座的题目是《民间美术的生存状态——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田野考察的思考》。左汉中先生认为,中国民间美术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的精神与面貌淳朴、大气、本真、鲜活,它最富有想象力,甚至可以说,民间艺术的元气与生命力在支撑着整个民族文化的精神与尊严。他用课件生动地向老师们展示并介绍了库淑兰等民间艺术家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提出了以下观点:我们的民间艺术,是母亲的艺术,是我们国家的文脉、国魂,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慢慢消失和濒临,而有责任去珍视它、保护它。因此,对民间美术和它的创造者民间艺人的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有三种渠道,一是来自文化部门的学术性保护,出版民间美术的有关书籍,像左汉中先生正在编写的《湖湘文库》系列书籍便是学术性保护的方法;二是地方政府部门的产业保护,民间艺术原来都是纯手工作坊,工作效率极为低下,要扩大再生产必须使用机器提高工作效率,但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是商业气息太浓,使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走样,变得更为廉价;三是来自教育部门的教育保护,让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价值,并通过学习民间美术,唤起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在座的教师都是来自教育部门的优秀美术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来传播和传承民间艺术。
2、美术教育专家朱小林老师讲座
7月22日上午,湖南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朱小林老师在大会上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民间美术如何更好的走进课堂》。朱老师对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民间美术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民间美术在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民间美术的课题建构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见解。朱老师认为民间美术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视觉意义丰富多彩、特色各异;如何使民间美术得到传承发扬,如何更好地使民间美术走进课堂,走近孩子,这需要我们的大力推动。在谈到如何去推动时,朱老师提出了几点意见:第一,根据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兴趣、接受能力,有针对的选择民间美术内容;第二,找定内容分析其文化内涵、美术价值等;第三,分析教育的功能……只有这样,以学定教、以教带学,才能使教与学更好的融合起来。
3、美术理论家廖少华教授讲座
7月22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高师〕美术系主任、本课题主持人廖少华教授在大会讲座,题目是《对民间美术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廖先生对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的分类、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民间美术的教育方式与主要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是一种涉及生活面最大、最广,惠及人们生活和审美意义最多的或最初或原始形态的美术文化;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原发性、集体性、承传性、区域性、工艺性相结合的艺术。为了更好的引导民间美术走进课堂,有目的地发挥民间美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艺术教育更深入的发展。有必要从基础理论层面上梳理它们的相互关系。
他把民间美术分为三大类:一是精神类的,如宗教美术,表演方面的脸谱、木偶、皮影等;二是实用类的,如建筑装饰、服饰、生活器皿、工具等;三是精神与实用兼顾的,如民艺品、游方艺术品、礼节与节日赠品等。廖少华先生认为民间美术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的教育制度的推广与普及;原发性、原生态的民间美术环境正在消失,民族间、地域性的美术文化正在被同化;国家文化与教育部门在决策上出现滞后;民间美术研究与教育者的质与量的严重不足;民间美术教学虽然材料丰富,但存在形式多样下的松散状态有待我们加以科学的整合。

三、课题组成员与与会代表研讨与交流
7月21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和与会代表们欢聚一堂,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把不同学校民间美术引入课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研讨与交流。下面为部分教师发言纪要。
1、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徐锋老师发言
徐锋老师是参加了一期“蒲公英行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此次来长沙,给大家带来了资料丰富的《儿童与民间美术教学》课件。湘西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2003年在课题启动前后作好了充分的民间美术教学准备,如专家讲座、教师培训、民间美术资料的调查收集、走访民间艺人、参观苗族博物馆等,在此基础上把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学,如锉花、草纸锉花、苗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玩龙舞狮、扎春、布艺等,学生学得很好,还在中华世纪坛、广州美术馆举办了大型展览,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报导,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徐老师还参加了民间马美术教材《手工入门》、《儿童手工实验课程——乡土篇》的编写,真可谓是硕果累累。至于今后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徐老师说,重点还是如何让更多的民间美术内涵和形式进入课堂。
2、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的龙俊甲老师发言
龙俊甲老师凤凰县腊尔山一带唯一的专职美术教师,是湖南省最贫穷地方的教师代表,被课题组老师戏称为在“西伯利亚”“下雨”的龙俊甲。腊尔山被称为凤凰县的“西伯利亚”,那里条件艰苦,原来连绘画用的基本材料都很难得到,后来在课题经费的资助下,充分挖掘本地资源进行民间美术教学,如刺绣、草编、泥巴人等,以此来替代课本中无法上课的部分内容,至于素描、色彩则无法上课。至于今后该怎么办,龙老师说得很坦率,他的心里也没有底,希望通过这次交流研讨给他指点迷津。
3、龙山县第二小学的李开奇老师发言
李开奇老师的网名是“异想天开”,他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只有敢想才敢做,有播种就会有收获,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003年开始做课题,制定了完整的课题方案,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如树皮、树叶、果实、植物根茎、石头等进行造型训练。李老师特别钟情于土家织锦的研究,跑遍湘西一带,收集整理了有关织锦的许多原始素材。在考虑如何把复杂的织锦工艺进入课堂教学时,他说:“织锦图案不能织出来,但可以画出来,形式可以变通,重要的是织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湘西自治洲民族实验小学的符文莲老师发言
来到阔别多年的湖南一师,符文莲老师显得特别激动。湖南一师是她的母校,蒋后雄、汪涵煦曾经是她的恩师。她认为,把民间工艺引入课堂教学很难,受课时、场地和工艺的限制。她认为课程较难理想化,他们采取结合各种节日来完成。因此她指导的《红娃娃绿娃娃》能获得好评。
5、邵阳城步县白毛坪乡白毛坪民族中心小学的杨成东老师发言
与上述四位参加过一期“蒲公英行动”课题的老师相比,同样地处边远地区的杨成东老师显得有些拘谨,他坦言城步县是被蒲公英遗忘的角落,而且像这种被遗忘的角落在湖南多如牛毛。但他本人对民间美术有着特殊的喜好,建筑浮雕比较多是当地的特色。经过这次培训,他要向湘西参加过课题的老师取经,挖掘城步的民间美术并引入课堂教学。
6、株洲黄龙中学的邹春平老师发言
邹春平老师来自离长沙不远的株洲,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听说过“蒲公英行动”的任何消息,这是由于参加活动的机会太少的缘故。作为中学美术老师,她有许多无奈,所有中学都在抓紧文化学习,对美术课很不重视,没有美术活动室,爱好者也不多,而且爱好者都向美术高考看齐,几乎没有民间美术的立足之地。看来,民间美术要进入中学课堂比小学难多了。
7、桃江县城关二中罗烨老师发言
罗烨老师的到来,让所有与会代表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来自“竹海”的故乡桃江,在他们学校附近有竹子加工厂,她经常到加工厂附近看丢弃的废料,并利用竹制品废料和竹笋、竹叶、竹杆、竹根等当地自然资源,创作了不少平面和立体手工作品。不少老师表示,一定要去桃江看看,廖少华教授鼓励她顺此方向走下去!
8、常德师范学校谭芳老师发言
谭芳老师在常德师范学校任教,她很喜欢民间美术,在此之前就曾多次拜访过凤凰的民间艺术家。她带来的壁挂作品吸引了众多老师的目光,她指导师范生做手工,非常讲究材料的运用与表现技法的多样化。她觉得要加强师范院校与小学的联系,挖掘民间美术多样形式下的文化内涵,使师范生更好地传承民间美术。
9、湖南第一师范张容舟老师发言
张容舟老师在湖南一师新成立的小教大专部任教,小教大专部是我省培养农村教师的基地之一。在本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去年秋整理了一套民间剪纸课程方案,并且在湖南一师美术系、小教大专部和国防科大附属小学付诸实验。为了更好地让师范生学好民间美术,2006年下半年请谢丽芳老师在一师举办了美术教育专题讲座,并进行了剪纸教学经验交流。经历了一年的摸索,终于成功地举办剪纸展览,受到与会代表们的一致好评。
10、湖南第一师范谷炽辉老师发言
谷炽辉老师是个非常勤奋的青年教师,他在工作之余开办了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校外进行教学,各种花钱买的工具材料应有尽有,花样百出,但就是找不到不花钱的材料,与龙俊甲老师所说的情况刚好相反。目前,校外美术教育已经到了百花齐放的地步但很难有特色,而民间美术至今还未介入校外美术教育的课堂。谷老师希望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开辟有民间美术特色的校外美术教育道路。

四、参观民间美术教育成果展
1、参观民间美术学生作品交流展
在此次研讨与培训会议上,民间美术作品交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湖南一师小教大专部的画室里,举办了颇具规模的民间美术学生作品展。展览有张容舟老师辅导的湖南一师小教大专师范生剪纸作品、李菁莎老师辅导的国防科大附小儿童剪纸作品、龙俊甲老师辅导的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民间美术作品、谭芳老师辅导的常德师范学校幼师手工作品、杨成东老师辅导的城步县白毛坪民族中心小学的建筑浮雕画等作品,老师们对此次民间美术成果交流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老师们又表示担忧,目前师生过于注重民间美术外在形式的多样化,而忽略了其文化内涵,而文化内涵正是民间美术存在的根基。
2、参观湖南省一师一附小学美术作品展
湖南一师一附小是省重点小学,是毛主席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在艺术长廊里,展示了综合材料粘贴画、民间银饰仿真设计、陶艺、布艺作品等,还有为布置校园文化艺术节留下的真人大小人物动态图,让与会代表们叹为观止。代表们非常认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纪念馆, 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3、考察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美术作品
与会代表们刚刚结束了长沙的会议培训,又匆匆登上了开往吉首的火车,包车前往龙俊甲老师所在的腊尔山希望小学。历史链接课题将三湘四水的老师们紧密相连。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小学实施民间美术课题的困难程度,而且这所上千人的希望小学只有一个专职美术教师,那就是“不会打雷,只会淅淅沥沥下雨”的龙俊甲。但是,当老师们进入美术教室时,几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木架上,泥巴人、草扎、刺绣、石头彩绘、树皮画、彩绘龙头等等,真可谓应有尽有,每件作品都饱含着泥土的清香。廖少华教授亲笔题赠:“高山存画笔,僻地有书声,民艺有新秀,爱美在心中”。多情的腊尔山,给老师们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五、民间美术田野考察
1、参观三江苗寨博物馆
从腊尔山回来,代表们来到了,三江苗寨博物馆。这里原来是苗王府,后来为了保存苗族文化,改成了当今的苗寨博物馆。在这里,老师们仔细考察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所体现的苗族典型文化,如苗族婚嫁用品、苗族雕花床、苗族服装、苗族银饰、生产生活用具、苗王刘云龙的传奇人生等。在以前,如果一个苗族女子不会绣花将会嫁不出去,可见当时刺绣与锉花在苗族人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苗女都汉化了,不会剪花绣花织布了,失去了作为苗族文化的根基。因此,设立博物馆保护好文化遗产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苗族文化的代代相传,这便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
2、拜访民间艺人
凤凰县的民间艺人非常多。这次在凤凰,老师们有幸拜访了著名蜡染艺人刘大炮,仔细询问请教其中的各种技巧难题,并看到了他的大染缸和蜡染、扎染作品,与他合影留念。老师们还冒着倾盆大雨来到了纸扎艺人聂方俊的家,他的孙女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老师们,他的纸扎作品绚丽多彩,很有民间特色。

六、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效
1、通过专家讲座形式的集中培训,提升了民间美术的价值,为民间美术走进课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使与会代表中小学美术教师也似蒲公英种子一样,更好地去民族小学普及,传播民间美术对于宏扬民族文化与保护传统艺术,发展民间艺术的教学与文化活动更具时代性。
2、通过研讨与交流,给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下的美术老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有经验的老师介绍其教学经验,为经验不足的老师提供值得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操作模式,而且就共同关心的问题——民间美术如何更好的走进课堂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3、通过参观民间美术教育成果交流展,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百闻不如一见”,可以更为直观地交流辅导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与结果。
4、通过民间美术田野考察,给了老师们收集素材的机会。有很多老师同时肩负着编书的重担,如徐锋、李开奇、张容舟、谭芳、谷炽辉、苏辉等,都是湖南省五年制小学教师培养教材《小学实用美术》和乡土教材《我的家乡——美丽的湘西》的编写人员。他们都十分感谢《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的历史链接》课题提供了一个收集民间美术素材的绝好机会。

七、部分与会代表的感想与民间美术教学经验
本课题的研讨与培训虽然结束了,但课题的意义与影响还将持续下去。活动仅结束几天,一些代表便从邮箱发来自己的感想,现摘要如下:

1、株洲县黄龙中学邹春平老师
我是株洲县黄龙中学美术教师邹春平,很荣幸能参加本次《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历史链接》课题研讨与培训。
民间美术是一种涉及生活面最大,最广,惠及人们生活和审美意义最多的或最初或原始形态的美术文化,它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劳动者多层次的审美需求,成为一切美术的基础,它具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历史价值。
我们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的绝对数量居全国第六位。多样的民族文化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民间美术种类。剪纸是湖南民间美术中最为普及,深受人们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材料工具简便,技法丰富,艺术风格多样,在我们株洲地区,结婚就流行贴喜字,贴窗花,挂彩带,大多是双喜,蝴蝶,龙凤呈祥等图案。由于经济的发展,大多是买来这些剪纸,很少自己动手。
为了传承我们祖先留下的民族母体文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应该认真上好每一节民间美术课,如:剪纸,篆刻,黑白木刻,泥塑等。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基本技能,发展创作能力。通过评价展示作品,让学生表现自我,这样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学生学习材料准备不齐,没有固定的美术活动室,通过这次湘西行,我得到很多启示,我感到在美术教学中只注重抓素描和色彩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泥巴,草垛,竹子等。注重民间美术的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克服困难,为学生举办一个民间美术兴趣班,为传承我国民族的母体艺术做出一定的成绩。
2、湘西自治洲民族实验小学符文莲老师
浅谈民间美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方式方法
我校地处土家族、苗族集居地——湘西永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美观实用的布艺制品“布娃娃”、“娃娃靴”、“虎头帽”、“花鞋垫”;颇具神秘色彩的“傩面具”;色彩绚丽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虚实相生的剪纸文化;小巧玲珑的编织手工艺品等等,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而在现代文明、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民族观念日渐淡化,生活方式逐步改变,湘西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传承延续困难,甚至濒临失传或消失。如何把丰富多彩的湘西民族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让儿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认识到湘西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发掘它的美,继而热爱它、学习、传承和发展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期在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同时,使学生的独创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动手动脑能力及美术素养得以提高并终身受益。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探索,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将民族民间美术引进美术课堂,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对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且对设备要求不易达到的内容,像土家织锦、十字挑花,印染花布等,我们则通过走访当地民间艺人,参观其手工作坊,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学习和了解,然后取其就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接受的部分进行学习制作,如进行土家织锦图案的设计,十字挑花图案设计,扎染图案设计等。
对于学生易于操作、能进行制作的内容,我们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生理特征,分阶段引入课堂。如绣花鞋垫,三、四年级进行花鞋垫的纹样设计,五、六年级则尝试进行花鞋垫的刺绣学习;像民间剪纸,三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对称纹样、花边、团花剪纸练习,四年级则进行较为复杂的图案、人物剪纸,动物剪纸等练习。
同时,根据学生手机能的发展情况,同一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制作。如雕刻这一内容,为避免五年级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因材质过硬不易雕琢而伤手和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则让学生选用易于准备且质地较软易于雕琢造型的水果、蔬菜(如土豆、萝卜、南瓜、红薯)等作为雕刻材料。六年级学生则可选用石头、木板、木瓢等材料进行制作。
如此这般,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我们教孩子们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泥巴、稻草、树皮、藤条、碎布等),将当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如泥塑、木雕、剪纸、蜡染、扎染、编织等)引进美术课堂,进行民间美术的学习与制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龙山县第二小学的李开奇老师
要“鱼翅”也要“熊掌”
                ——《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的历史链接》课题研讨会感想
“鱼翅” 、“熊掌”是人们所钟爱的。古人认为很难同时得到这两样人间美味。在把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工作中,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文化传承保护与美术教育功能的双重困难;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学内容、时间冲突等等。
带着一些矛盾和疑问,2007年7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在长沙的冶金宾馆由湖南省第一师范廖少华教授主持的二期“蒲公英行动”子课题《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的历史链接》课题研讨与培训。会上听了民间美术专家左汉中先生的《民间美术的生存状态——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田野考察思考》专题讲座。左先生认为对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的保护刻不容缓,并三种保护途径:学术、产业、教育保护。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育专家朱小林老师就《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的历史链接》从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出发用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详细阐释,指出课题实验中的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方法对策。课题主持人廖少华教授阐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从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及现状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出民间美术缺乏系统的推广、教育,造成许多民间美术正在消逝以及林林种种阻止民间美术传承、发展因素普遍存在。课题的提出、实施势在必行、责任重大。最后,代表们进行了讨论、和实地考察。
此次会议受益匪浅:
更深刻的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生存状况。作为偏远地区的美术教师,对本地丰富的民间美术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由于地域和教师本身的局限对其他地区、其他民族了解不多,造成对全国范围内的民族文化、民间美术缺乏深度、广度的了解和感受。在这次会上,经过民间美术专家左汉中先生对中国范围内的民间美术生存状态的介绍,扩大了我的视野,让我们站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大空间来分析、研究民间美术。如:在讲授土家织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云锦、壮锦等相关文化背景,这样才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明确正确处理民间美术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美育的关系。自古以来,民间艺人为民间美术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他(她)迫于时间、空间的局限和社会生活的压力,在传承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技术的传授,在传承方式上也只是师傅带徒弟或父(母)传子(女)的单一和低效。生产环境一般是家庭式作坊(也有走江湖卖艺四处漂泊)他们自称“手艺人”。作为学校教育中的教师,我们肯定不能像民间艺人那样教学生。怎样教,美术教育专家朱小林、廖少华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一是把握美术教育大的目标不能偏,具体的讲就是要依据国家《美术课程标准》进行工作;二是在教育中最大程度优化民间美术文化背景、制作工艺等教学资源;三是坚持正规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外训练为补充;四是注意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学内容的关系;五是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六是把握“点”(示范)与“面”(推广)作用关系
此次会议,感受也有: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有专家们的指导,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解决问题,不好大喜功变成“左”,不畏首畏脚成了“右”,那么“鱼翅”会有的, “熊掌”也会有的!
4、邵阳城步县白毛坪民族中心小学的杨成东老师
《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美术教学的历史链接》课题在廖少华教授主持下,在课题会务组张容舟、谷炽辉、苏辉等老师们安排部署中,从2007年7月25日在长沙与凤凰研讨与培训圆满结束。到会代表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和收获满载返回原地,代表们身感这次研讨与交流的重要意义与历史重担,同时给我们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为此,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美育这一课题受到重视,民间美术教育提高了新的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音,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重要词句提高到培养目标上来。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历史责任。美术在民间美术更具有美感教育和传统教育,民间美术中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不同材料,不同方式出现的美学教育,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乐趣,是中华传统文化宝藏中的瑰丽之花。必须受到上级与教育部门的重视。本次课题的研讨,说明民间美术教育上升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认识了民间美术这一重要历史课题,提高了理论水平。
我们代表在几天中,通过左汉中、廖少华、朱小林等专家的学术报告,同时徐锋、张容舟、谷炽辉等老师们的重要发言与交流,使我们对民间美术的概念,特征,意义,分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从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局限性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感性认识走上了理性这一飞跃,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民间美术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在传播民间美术这一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艺术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美术不仅是文化的交流,是作为开发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中,通过美术这一角度的教育,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谐社会教育。将美术作为工具,让孩子们受到相关教育,从而全面提高素质,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三、实地考察,扩展了代表们的视野。
我们到会的全体代表在课题组廖少华和会务组几位老师的带领安排下,通过专家教授重点学术讲座和在湘西凤凰考察,交流。走访了几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看到了民间艺人的真迹作品,发现了民间艺人的伟大,从而使我们广大美术教育者,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和收集,能工巧匠的发现,任重道远。
四、今后我们美术工作者(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者)怎样开展工作呢?
1、要各级各类学校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让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有利条件,利用人力,财力开展对全国民间文化传统美术的保护和拯救工程,将这一工程列入日常工作中去。
2、是培养养成教育的开始,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和兴趣,让他们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探索,具有认识和收集文化传统资源的初步水平。
3、学校建立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本区域本地区的民间美术发扬光大,继往开来,形成有特色的乡土教材,从而保护和继承民间美术,达到历史链接。
4、学校要成立课外民间美术兴趣综合组。综合组下设泥土,剪纸,扎花其它等兴趣小组。每周抽出时间开展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5、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挖掘,收集民间美术这一传统文化作品,完善有价值的资源,内容和整理工作。
总之,我们的民间艺术,是祖国母亲的艺术,是我们国家的文脉。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同时把它与富有艺术创造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走民间和乡土资源与美术教育结合的道路,这就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真正成为美术教学中的历史链接。
5、湖南省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徐锋老师
湘西苗族地区儿童民间美术教学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土家族和苗族集聚地,当地的土家族自称“毕兹卡”,苗族则自称“果雄”,汉书史籍中称为当地的土家族和苗族为“ 荆楚蛮”、“武陵蛮”。其中的苗族是远古时期长江中下游三苗部落集团后裔迁入的少数民族,湘西地区的苗族和国内其他地区的苗族一样,是一个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要靠口头民间故事传说、建筑、服饰、山歌、巫祀祭歌、禁忌、图腾崇拜等载体来进行,这样丰富了湘西地区的民间美术内容。湘西苗族民间美术属三苗部落文化和楚巫文化、中原文化的溶和体,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脚步的加快,湘西自治州成为湖南省唯一被列为祖国西部大开发地区,湘西地区的民间美术也因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受破坏、逐渐消失。如何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与最具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相结合,我们作了如下的摸索。
一、进行湘西民间美术调查、收集、整理
学校美术教师利用节假日,深入山村苗乡、当地民俗博物馆进行民间美术调查、收集,湘西民间美术调查内容涉及苗族民族氏族起源传说、图腾崇拜、服饰、建筑、语言、民俗活动、民间艺人的生活和创作现状等。美术教师写出数万字的民间美术调查报告和调查游记。美术教师在整理民间美术实物和电子文档资料的同时,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设计课例,制作配套的湘西民间美术教学演示文稿。
二 、民间美术引进课堂
湘西“蒲公英行动”课题组的每所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习本民族的民间美术为契点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
锉花是苗族文化的主载体之一,是苗族服饰纹样、银饰纹样、傩坛吊挂纹样的“粉本”,是苗族妇女绣花的绣模,是苗族银匠的制作银饰的纹样母本,锉花 是“锉”出来的浅浮雕艺术。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选择以苗族锉花学习将民间美术引进课堂。
⑴ 锉花是湘西苗族其他民间美术的“粉本”,为学生学习相关的苗族民间美术做铺垫。
⑵ 锉花工具材料准备比较方便。苗族锉花能手用的工具比较多,如锉刀、锥子、捻子、白纸、蜡托盘等。学生只要有工具小刀,将几张普通白纸订在一起,就可以锉花。
⑶在原来的美术课堂活动中学生已接触到剪花剪纸艺术,熟悉一定的剪纸技术。再有苗族锉花的许多内容与当地的民俗生活有关,学生很容易弄懂。
美术教师将湘西苗族锉花、服饰纹样、刺绣绣片、银饰银片实物,让初学锉花的学生欣赏,领会相同的纹饰不同的材质工艺品的形、神、韵、材质和结构的美。通过对苗族锉花图案临摹、组合、理解、创作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湘西苗族的文化背景、文化渊源、文化含义及锉花的功利功能。也就能对本民族文化发生热爱之情。
三、改变民间美术教学方法
1、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
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范畴内和不影响学校常规教学同的时,教师根据学校班级、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湘西苗族民间美术内容设计不同的课例,每一课例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因条件有限不能完成则延长至课余或休息日完成)。课外知识延伸,要求学生向自己的长辈、朋友了解有关每一课例的湘西民间美术知识,或者寻找相关的民间美术实物,或者上网、进民俗博物馆、查找相关资料等。
2、不断扩充民族民间美术教学内容
学生对苗族民间美术有了初步了解,并对民间美术学习感兴趣,教师则将苗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创作,苗族草纸锉花,苗族服饰纹样木板彩绘,草纸锉花彩绘,瓦片雕刻彩绘,土石雕,民间扎春,湘西音乐、美术、体育民间美术活动表演等引进课堂,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层面的学习,深入了解本土文化。
3、变化民间美术创作材料
湘西苗族民间美术材料多为纸、布、丝线、木、竹、银等,技法规正规矩。儿童思维活跃,美术创作不太受一定的条条框框拘束,其中用草纸撕、戳、贴、绘做锉花,用稻草编扎完成苗族传统的打花带,在墙壁、木板、木柱上创作苗族服饰和秀片纹样,用斗笠、棕榈、稻草、竹子、被窝面子做狮子。
4、允许儿童民间美术创作内容表现现代化
苗族的民间美术表现的内容,基本为祖先留下的图式,也有民间传统的习俗图案,儿童的民间美术内容,在表现苗族民间美术的方面外,又出现了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不同时空里的东西,如恐龙、现代建筑、人物、机器人、外星人、梦幻世界等。
5、民间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
教学中,民间美术教学与小学语文、音乐、舞蹈、体育等其它学科相整合,作学科间知识的互动链接。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整理当地文化资源,以文字、口述方式学习和表现湘西民间美术;用湘西民间音乐、舞蹈、体育竞技(舞狮舞龙)等展演湘西民俗活动,声音、身形、色彩等不断的变换,儿童情绪高涨,表现则淋漓尽致。
6、学生民间美术作品展示和湘西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并行
进行学生民间美术作品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同时可以呼唤社会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学生民间美术作品展示的方法比较多,我们在美术课课堂、美术室、街头、苗乡及各级各类儿童美术作品展览中展示学生德作品,在网站、杂志、报纸上发表学生作品等进行展示。
加大欣赏民间美术的密度,特别是加大对本土民间美术欣赏的密度。教师通过播放民间美术录像,CAI演示文稿,访问民间美术网站,举办民间美术图片、实物展览,组织学生参观民族民间美术展示会、博物馆等活动,全方位的加大学生民间美术欣赏密度,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取更多的民间美术知识,并作出比较、溶合,发现本土文化的美丽和魅力。
四、民间美术教学的喜悦
1、喜欢美术课的学生多了。 
湘西苗族民间美术的学习,将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引进课堂,运用当地原生态综合材质进行表现是一种活动,具有实践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吸引众多学生。民间美术课成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欢乐岛。 
2、美术的教师能力得到培养
教师在民间美术调查、收集、整理,民间美术课例设计,乡土教材编写,参与“儿童与民间美术”网站的建设、维护等活动中不断成长,转变观念,对本土文化产生热爱之情,成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带头兵。
3、家长支持学生学习湘西民间美术
随着学校民间美术教学的深入,学生家长更加关心、理解、支持学生的民间美术学习。家长和长辈都十分乐意与孩子讨论有关苗族历史、传说、民俗、信仰崇拜的问题,带孩子进到苗乡作调查,采集资料,去苗族博物馆了解有关情况,更多的是学生家长和自己孩子一起创作苗族民间美术作品。
4、编写出版了民间美术教学的乡土教材
自2003年7月“蒲公英行动”在湖南湘西州启动,到2005年7月在贵州黔东南州举行“第二届全国儿童与民间美术教学展览”,两年时间里,美术教师设计了大量的湘西民间美术教学的课例,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由美术教师自己编写出版的《儿童手工实验课程——乡土篇》与《跟我学——手工入门》,全部为课题组教师民间美术教学的课堂实例。为民族贫困地区与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民间美术教学探索提供了一条新路子。
5、文化传承与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喜结硕果
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学校美术教育相结合,与最具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相结合的教学新路子的探索,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从 一开始就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关注,学生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先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广东美术馆、广西北海中南六省中小学美术教学协作交流会上展出,学生10多件民间美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等新闻媒体报道民间美术教学情况。湘西自治州被列为全国唯一的生态文化保护州,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湘西自治州民间文化保护协会将“蒲公英行动”课题试验学校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等7所学校定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验学校。
6、桃花江镇二中的罗烨老师
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中的历史链接》随笔
七月并非鲜花盛开的季节,然而我却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受“蒲公英行动”子课题承办单位湖南一师的邀请,参加了课题《民间美术在民族小学教学中的历史链接》的学习考察活动,与老师们相识已是活动第三天(因桃江县局招考美术教师命题而迟到)这课题担任组长的是一师美术系主任廖少华教授,课题组组员由一师年轻有为的几位骨干教师张容舟、谷炽辉、苏辉等组成。
七月的记忆里,空气都弥漫着花开的味道,整理行装我们出发了,从长沙吉首到腊尔山小学,一路领略天然氧吧的神韵,随眼望去,自然风景点缀季节的色彩像游走于童话世界。
 “这里风景独好”与之同行的除课题组成员被应邀的还有各地市的优秀教师,徐锋、李开奇、龙俊甲等。在腊尔山希望小学考察,龙俊甲老师朴实憨厚而才华,他辅导的泥塑、稻草捆扎、刺秀、少儿水墨画都颇具乡土特色,让我们为之惊叹!来到三江苗寨博物馆参观时,让我感受到了浓郁的苗乡风情和苗家文化,那里的玉米棒、葫芦、梭衣、纺车散发着浓郁的土气息,苗家织锦服饰色彩丰富,采用了强烈的对比色,苗家家具造型独特,精致美观。在苗家风情园观看的有苗家特色的歌舞表演让我们回味无穷。凤凰古城刘大炮有蜡染作坊一张,蜡染布上谱写着一曲又一曲奇独而美妙的艺术篇章。我们采访刘大爷时,他谦虚地说:“我也没啥了不起,是很多像你们一样的美术专家、美术老师给我这土包子以更多的素材,你们像蒲公英一样四处传播美的种子,让我的蜡染作品走向世界。”还有廖主任左右笔为我题字“雏燕展翅”更是难忘而深刻,我们惊叹他的才华,感叹他的艺术作品……这些让我体会到“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其中某种含义。
人们常说:佛主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插肩而过,而我们,在这大山宽阔的怀抱。在这自然质朴的一段,老师们课堂、课外等工作的交流。忘记了夏日的炎热。忘记了流动的时间,忘记了昔日的烦恼。感叹缘分的难得与无奈。这样的活动旅程太短暂,但这次课题活动真的受益匪浅,有一群兢兢业业的老师们让我感动不已。听到如此花开,花儿在开的声音……

7、常德师范学校的谭芳老师
参加课题研讨会感想
当前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其中有生活观念的变化和工业化生产的影响等因素,民俗的淡化使民间美术丧失了生存的土壤,民间美术难以发挥其社会作用与它的大量消失同时构成并生的困境。
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精神,而民间艺术即是极具原发性、自由式创作的艺术样式。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人能用最朴素、最纯真、最强烈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最深刻感受,“纯朴率真的自然状态”也是儿童美术心理的典型特征,两者的相通点引发我们的思考:以儿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让民间文化传承落实到基础和实践中。如果能适当地把民间美术引进课堂,将有助于学生熟悉民间美术的媒介材料和形式,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对民间美术的深层认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信念,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与传播,并积极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7、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的龙俊甲老师
腊尔山,我们民族的家园
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
现就我校近况作一个简单介绍,我校位于凤凰县城的西北部,云贵高原的边缘,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059米,属高寒山区,人们常称她为湘西的“西伯利亚”。腊尔山自古就是湘、黔、川(渝)边区苗族人民聚居的核心地带,是苗族人的腹地,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的苗民起义都是从这开始的。载入史册的乾嘉苗民起义的导火线就是从这里燃起,义军首领吴天半就是我们家乡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苗族历来拥有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民间美术更是腊尔山的一座艺术宝库,如我们的服饰、银饰、刺绣、锉花、石雕、木雕等等简直丰富极了。然而在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下,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就连边远的腊尔山一带也不例外,我们的民间美术也正在逐步走向衰亡。
一个民族的存在是以它特有的民族文化为标志的,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民间美术得以保存,就学校而言,美术教育就是最有力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腊尔山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在整体上的发展仍落后于别的地区。而美术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中心小学所辖学区有21所学校,总共才有一位专职美术教师。
农村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一直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方面课本上规定的工具材料孩子们买不起,另一方面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又难以进入学校课堂。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促进地区素质教育民展也成了历任学区领导面临的问题。
庆幸“蒲公英行动”儿童与民间美术课题的种子撒到了湘西,撒到了腊尔山,在课题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实验骈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苗族习惯把女孩学扎草人或布娃娃叫做“扎阿揪齐”(为“放蛊”制造替身),因引很多人不愿意让女孩学习。泥塑以及卵石、蛋壳等的绘制多为“苗老司”在做法事时所用,因此常人摆弄也被认为是触犯神灵的行为,这使得一些心灵手巧苗族学生想学而不敢学,老师甚至也受到部分家长和同行们的白眼,意为不务正业。为了开好美术课,为了挖掘这些珍贵的艺术,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信奉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我们也就此提出了“尊从民族习俗,巧掘民间技艺”的观点。在打消了部分家长的顾虑后,即使没有统编美术教材中所规定的易拉罐,吹塑纸、泡沫板和水彩颜料等等,我和孩子们也能上美术课了,我们把稻草、树叶,木棍、竹子、芭茅杆、石头、废弃的树皮这些农村中随处可捡,触手可及的材料都引进了课堂。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我把民间艺术家或是自家的奶奶请进课堂,手把手教职工孩子剪纸,或是利用课余的时间跟着隔壁的爷爷学草编,无疑这种种贴近自已生活的美术学习让学生倍感亲切。当腊尔山希望小学宣布成立美术课外小组时立即就有三百名同学报名要求参加,现在由八十多位同学组成的美术小组不仅活跃了学校的整个气氛,有的原本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同学自从参加了美术小组,各科成绩也得到明显提高。这不仅解决了腊尔山孩子上美术课的难题,也为所有贫困农村地区小学美术课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重要的是,学生在发展自己的美术技能的同时,了解了自己的民族,也传承和发展了苗族的民间艺术,并已开始为自己是苗族学生而感到自豪。事实上,中外领导和专家多次来我校考察蒲公英行动开展情况时,对学生的作品包括孩子产丰富的创造和想象力也都是赞不绝口。
我们曾经取得了一些很好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针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通过课题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与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情感,并将以点带面促进所辖学区美术教学的发展,以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