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29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 的 时 代 新 的 起 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4 22: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分文字代DV解说词) 侯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

日益重要的作用,有人把我们这个时代称为“读图时代”。 当今的艺术无论从观念上到材料、技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观。创新是当今艺术创作的

主旋律。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指出:现在的艺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按画种进行分类,艺术

正走向综合。他认为当今的艺术可分为三种类型——架上艺术、装置艺术、数字媒体艺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指出: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问题已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艺术的核心。(黄宗贤 吴永强《视觉文化与高等美术教育变革》《文艺研究》20052—P114 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之中,儿童绘画的辅导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意识到艺术的这些变化,还是像过去那样以一支黑色的油画棒勾线,用其它颜色平涂,儿童画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审美的陈旧感,同时,也说明这样的教师缺乏一种艺术上的进取精神,他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没能看到辅导儿童艺术创作还有激发儿童创新、探索精神、学会评论、认识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一系列的功能。 幸好的是,有相当一批美术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理念,探索新材料、新技法,使儿童艺术创作的面貌有了新的突破,而且,通过创作,教师还教給了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如何学习上网查阅资料。 目前,中国的儿童画创作,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由原来推崇儿童绘画主题性创作,到逐渐形成儿童有自己表现内容,有自己的风格、特色;由成年人辅导痕迹过重到推崇原生态的儿童绘画,以致在中国形成一个多元的局面。教师也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群体。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统一总是相对的;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地域的广阔,带来了各种教育理念和艺术风格、文化上的差异。有差异,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有发展。我们应当珍视这个多元的局面,因为多元带来的是儿童画创作上的繁荣,多元带来的是教师们相互促进和学习。 近二年,无论是全国性的儿童画展,还是一些地区性和专题性的画展,在儿童画创作中,有三种倾向特别值得注意:一是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一是对传统的水墨画进行创新。一是从现代艺术中学会思考和创新。 1 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图像之一,也是儿童接触到的最早图像之一。它的艳丽色彩、稚朴的造型、饱满的构图,都对儿童的美术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西部地区,更有一些儿童利用当地的材料,制作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美术作品,受到了美术教育界的称赞。用剪纸进行创作,也是近年许多教师尝试的手法,他们绝不是单纯地模仿民间剪纸,而是有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2 水墨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儿童对水和墨的结合引起的丰富变化特别感到兴趣。而且,由于东方文化的环境所致,儿童掌握水墨画的技能也相对容易。早在1988年,美国的一位美术教育家就谈过,我们愿意看那些用水墨画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而不愿看到儿童临摹传统绘画的作品。随着我国国画界对传统水墨技巧的变革与发展,水墨画的语言越来越丰富,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儿童创作的水墨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临摹传统的作品虽然还有,但大部分作品已和国画界的改革渐渐趋于一致。 3 现代艺术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它不只是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自我国的北京、上海双年展之后,使我们见识到了现代艺术出现了影像、装置、行为、观念、虚拟图像、实物陈列、场景等多种形式。今天我们不妨以拼贴、装置、电脑绘画三种艺术形式,来看对美术教育的影响。 拼贴艺术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出现了,毕加索就把当时流行的壁纸直接贴到了油画作品中。中期的艺术作品日趋成熟,产生了一些艺术史上的名作。史维特斯从拉圾中找了许多废旧品。经过拼贴变成了艺术品。他喜欢保存任何东西:糖果纸、用过的车票、朋友写来的信、同学留给他的纸条、爸爸抽剩下的香烟屁股、剪下的毛发等。他说,每一件东西,都可以带给他一些回忆。他把它们做成了艺术品,有的还涂上了颜色,成为值得收藏的艺术(吴马悧)在我们这个“读图时代”,因为有大量的图片唾手可得,以这些廉价的材料进行拼贴艺术创作,这是“视觉文化”时代美术教育的一个特点。在2003年底香港的研讨会上,一节拼贴课就引发了教师们的热烈讨论。 装置艺术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它不是传统的分类艺术,而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塑、音乐、录像、树枝、废旧物资等;它给观众创造一个环境,也许在室内,也许在室内;它吸引着观众来参与、感受、有时要借助于观众的参与才算最后完成。我国的艺术家因为在装置艺术中运用了民族民间的图像和文字,在国际上占有特别的地位。吕胜中的“小红人”,像一个形象大使,担当了传播中国民间艺术的光荣使命。谷文达的装置艺术凸现了东方文化的大气磅礴。由于装置艺术的材料和场地容易解决,可操作性强,在国外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一些中小学已经开始把装置艺术列为美术教育之中,装置艺术在一些国际儿童画展中出现过。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参观境外的儿童画展会看到许多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用装置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最近,在国内也出现了这样的作品,这是非常可喜的。 数字媒体艺术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展以来,经历了由简到繁,由表面成形到多媒体和网络综合风格为主的过程。电脑带给了我们一种从未有过的画面,它能生成摄影和绘画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它不满足对现实的模仿和复制,而是把艺术家心目中许多幻像获得了一种再生的形态。儿童电脑绘画在我国也有了近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儿童中心在1997年成立了第一个面向儿童的电脑绘画班,上海、重庆等地也开办了儿童电脑绘画班,它门由最早用鼠标代替画笔画简笔画,发展到现在的电脑设计和动漫画等多媒体艺术,开辟了儿童艺术创作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现代艺术我们有清醒的判断。我们并不是要照搬它的一切,而是学习它的某些手法与观念。评论家指出:“现代艺术区别于古典艺术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主观精神表达的自由化,色与形的自主化,媒介材料的自主化。”这三个方面从本质上讲对儿童画也是适用的。 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关玉良画展”,集中展示了画家十余年的探索,他的鸿篇巨制,他的多方面的艺术探索,引起了美术界的轰动。他的水墨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的陶艺散发着浓郁的本土气息,但有着强烈的现代感。事实说明,本土的艺术如能用现代的艺术观念进行阐释,就能生发出许多新的图像。传统就不再是一个陈旧的包袱,而是一个令人称奇的“聚宝盆”。正像皮道坚指出的:“我想,关玉良的艺术在90年代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们同时具备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即与时代同步的强烈饱满的精神性表达、艺术语言的督导和精到、以及本土的、民间的艺术文化资源的巧妙转换。皮道坚讲的最后一点,即本土的、民间的艺术文化资源的巧妙转换尤为重要。它既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根基,也是我国儿童画创作必不可少的根基。离开这个根基非要去模仿国外的艺术,只能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是不足取的。关玉良在艺术上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学习。要想完成上述的巧妙转换,没有艺术上的反复实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不要说别的,单是综合就需要学生在艺术上投入极大的精力:一遍遍的尝试、一次次的操作。只有引导儿童认真地对待艺术技能问题,才有可能让学生获得一点真知,一点突破,观念才能发生变化,作品才能创新。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一个高水平的艺术节庆。它荟萃了全国中小学生的优秀作品,代表了我国现阶段学生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我们更要重视作品的创意独特和技能上的精益求精,才有可能在展演活动中有一席之地。 还要看到,我们的作品要在儿童的原创性上努力,过多的人为辅导会失去儿童的天真,显得做作不堪。每个人——包括儿童——都有自己心中的图式,这是他的个性在绘画创作的体现,是艺术创作中极其珍贵的资源。保护和发展每个儿童的图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硬要用教师心中的图式代替儿童的图式——例如教师喜欢构图的饱满,他要求每一个学生也必须构图饱满;教师喜欢鲜艳的色彩就要求学生画鲜艳的色彩,就一定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感觉。我们在许多的展览中看到过许多作品因为出自一个教师的辅导,面目近似,让人有“瞧这一家子”的感叹,就是因为教师没能尊重学生的图式,失去了儿童的原创性,这是对儿童个性的否定,它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和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背道而驰的。一位美术学院的教师讲的好:“……由于学生的多元思维和采取的各种不同技术语言形式,任何教师都不可能完成对所有学生的技术指导。在教授某种技术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资讯背景。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图像信息、经验方式对学生就是一个不同的资讯,通过资讯和互动解决技术上的障碍,引导学生去创造、实验和完善。”(王朝刚《走向综合》河北美术出版社)教师的作用在这里讲得很清楚,他只是起到向学生提供资讯的作用,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胜任。用自己的图式要求学生,把成年人的观念强加给儿童,甚至于代笔,这样的儿童艺术创作是假冒作品!。 儿童画的质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眼界、品位。教师推崇艺术的创造性,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受到鼓励;教师了解画坛的动向,就会随时有例可举,鼓励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探索。教师对民间艺术热爱,就一定影响学生对民间艺术品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的创作是和教师合作的结果。合作,并不等于教师为学生代笔,而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去影响学生,离开这个教师,学生的创作就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所以,要想提高儿童绘画的水平,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是关键。在计算机前、在书店里、在美术馆里、在教育学院、在大自然中,应当经常看到教师的身影,他应当不断地研究和吸收教育界和艺术界的新成果。 我们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国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新的教育理念会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学习到思考,从生活到做人发生巨大的变化。 美术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担当着隐蔽而又重要的角色。无数的事实都说明艺术素质低下的民族,是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为了中华之崛起,我们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真到今天,我们还在为之奋斗不息。尽管美术还不能被人重视,但是,我们担当的历史责任仍然是光荣的。 我们只有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认清当前艺术发展的大环境,提高对新形势下儿童艺术创作的认识,才能使自己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辅导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高质量的儿童艺术创作作品!

2#
发表于 2005-4-5 23:26:38 | 只看该作者
儿童画的质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眼界、品位。教师推崇艺术的创造性,学生的奇思妙想就会受到鼓励;教师了解画坛的动向,就会随时有例可举,鼓励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探索。教师对民间艺术热爱,就一定影响学生对民间艺术品的收集。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的创作是和教师合作的结果。合作,并不等于教师为学生代笔,而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去影响学生,离开这个教师,学生的创作就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所以,要想提高儿童绘画的水平,教师提高自身的修养是关键。在计算机前、在书店里、在美术馆里、在教育学院、在大自然中,应当经常看到教师的身影,他应当不断地研究和吸收教育界和艺术界的新成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