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武陵山脉的湖南湘西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据考古材料证实,早在史前时期湘西的主体民族即土家族和苗族的先民就定居和迁居 到了这里,伴随漫长的发展历程,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然而如同世界大多数非物资文化遗产一样,当它们面对前 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时,它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即遭破坏。
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以及智慧的创造、这种融入了各种情感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作为&a mp;a mp;a mp;n bsp;“蒲公英行动”课题的主要目的,便是要把优秀的民间美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儿童美术教育融为一体,无疑这亦是民族民间 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之一。
面对湘西多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如何把这种民族的、民间的文化和艺术融进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都不仅仅 只是单纯的课程资源,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重要的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因为它既促进了人类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还将有力地 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如何将课题在湘西开展起来,而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且易于将来的推广,实验点的挑选是课题成败的关键。与我国大多数边远 贫困地区的情况相似,湘西的农村小学基本分为完小、片小及村小三种形式。完小一般坐落在乡镇,片小则由附近的几个自然村落组成, 而村小往往设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村。
因而经过再三地考虑和调查,在我们挑选的7所实验学校中,就有了代表城镇学校的湘西自治州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小,素有湘西的西伯 利亚之称的凤凰县腊尔山苗区的希望小学,和没有专职美术教师的永顺县交通希望小学。另外,还有全国最大的希望小学泸溪县白沙希望 小学和有着专门的艺术特长培养的永顺县民族宝钢希望小学。永顺县自治州民族实验小学和龙山县民安二小的学生大多为土家族的孩子。
在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过程中,使教学点的儿童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美术学习的能力,且努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 悟能力;另外,通过在教学点的实验,探索一种儿童美术与民间美术相结合的,可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中可行的,可持续的 ,可推广的教育模式;同时在对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湘西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美术教师骨干队伍 自2003年7月“蒲公英行动”课题在湘西启动,历时正好一年。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学生创作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一)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学生创作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二)
500)this.width=500">
学生创作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岩石壁画(四)
500)this.width=500">
壁画创作(一)
500)this.width=500">
壁画创作(二)
500)this.width=500"> 壁画创作(三)
500)this.width=500">
孩子们在做狮子
500)this.width=500">
瓦片彩绘(一)
500)this.width=500">
瓦片彩绘(二)
500)this.width=500">
瓦片彩绘(三)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dypop="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木头彩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