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45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名画之四十二:毕加索和他的画(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26 07: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名画之四十二:毕加索和他的画(1)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面对勤奋的毕加索和天才的创作,你会不会毕恭毕敬呢?

最新消息:2004年5月5日,西班牙着名艺术家毕加索(PabloPicasso)一幅1905年的油画作品《抽烟斗的男孩》(Garcon a la Pipe)5月5日在纽约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中,以104,168,000美元售出,创下了单幅画作拍卖的最高金额纪录。 路透社报导说,这次拍卖打破了凡高(vanGogh)作品《加歇医生的画像》(Portrait of Dr.Gachet)1990年所缔造的拍卖纪录,当时的拍卖价格为8,250万美元。 据悉,此前有兴趣投得《拿着烟斗的男孩》的名人包括:软件巨擘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化妆品公司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的继承人罗纳德、莱奥纳尔·兰黛、以及拉斯维加斯赌场大亨韦恩。 苏富比曾预估这幅油画「可超过7,000万美元」。5月5日的创纪录天价包括苏富比的佣金,成交价格实际为9,300万美元。报导说,这幅画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会上由一个匿名的买家得标。拍卖行不愿透露买主的任何信息,并拒绝暗示买主国籍。 毕加索在24岁时画了这幅画,画里面的是一个年轻的巴黎男孩左手拿着一个烟斗,头上带着花环。画中男孩名叫“路易”,毕加索后来形容这名男孩是最常拜访他的访客之一。BBC报导援引苏富比拍卖行消息说,这幅画在拍卖前就创下最高的预估价格7,000万美元。 结果到了拍卖时价格一路猛涨,最终拍卖价为9,300万美元,另外还要加上拍卖佣金。在此之前,在拍卖会上成交价格最高的毕加索画作是"双手交叉的女人",在2000年11月以5,500万美元卖出。 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凡高有3幅。 5月5日的拍卖使毕加索这幅在1905年完成的画作成为价格最昂贵的一幅画。

拍卖品《拿着烟斗的男孩》

 

另一幅《拿着烟斗的男孩》

 

 1、毕加索与妹妹劳拉

 

 2、1896年,十五岁时的毕加索

 

 3、毕加索在克利希大街的居所

 

 4、毕加索,1904年左右

 

 5、青年毕加索

 

 6、1918年与第一任妻子结婚

 

 7、1944年,毕加索在巴黎游行

 

 8、毕加索与儿子克劳德

 

 9、“请看这块面包,这是面包师出的主意。它们只有四个手指, 这也是它们被命名为毕加索的原因。”毕加索曾如此对杜瓦诺斯说道。

 

 10、不同時期的自画像之一

 

 11、自画像之二

 

12、自画像之三

 

13、自画像之四

 

14、自画像之五

 

15、自画像之六

 

16、初恋情人费尔南多·奥利维耶

费尔南多·奥利维耶是毕加索的初恋情人。1905年夏天,23岁的毕加索发狂地爱上了这位蒙马特尔的年轻模特。他们在一起过着狂放不羁的生活:纵洒狂欢、恶作剧、吸食鸦片……虽然生活贫困,但毕加索的画风却变得日益明快。“蓝色时期”那阴郁冷酷的蓝色调让位给了温柔的粉红色,这就是持续了一年的“粉红色时期”。后来毕加索就是从“粉红色时期”一跃进入他伟大的立体主义时期的。但在毕加索的创作取得成功突破时,爱情之火也在他心中渐渐冷却。1911年当费尔南多发觉毕加索已不像从前那样爱她时,她离开了他。这张费尔多的照片摄于1906年,当时她被大力支持前卫艺术的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称为“美人费尔南多”。1908年毕加索为她画了立体派肖像《坐在椅中、手持扇子的女人》。

 

17、1904年8月的裸体画

在这幅表明1904年8月的裸体画里,他们刚刚做过爱,他仍然爬在她身上,双脚和他的脚轻触在一起,她杏眼微闭,一头厚厚的黑色波浪式卷发。他铭记这这次相遇,好像她立即意识到这不只是又一次艳遇。实际上,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男女关系的开端,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倾心于一个女人——“致死不分离”,但是至少在爱情还火烈,还能激励双方,方便于双方的时候,他们没有分离。

 

18、纯洁的女演员奥尔佳·柯克洛娃与毕加索

毕加索与她在罗马相识。当时毕加索正在那儿为一个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舞剧《游行》设计布景,于是爱上了这位纯洁的俄罗斯芭蕾舞女演员。1917年7月12日他们正式结婚。奥尔佳身为俄国上校的女儿,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不光把自己家里布置得十分考察,还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毕加索陪她频繁出入各家沙龙,画风也大有改变,开始了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但是时间一长,毕加索渐渐对这种舒适无聊的社交生活感到了厌倦。

 

19、1917年在安乐椅上的奥尔佳

 

20、不可捉摸的影子玛丽.泰雷丝.沃尔特

玛丽.泰雷丝.沃尔特在毕加索的生活和作品中,这个长着一头金色卷发的女人很长时间都只是个不可捉摸的影子。她与毕加索是1925年初在圣—拉扎尔火车站相遇的。当时她只有15岁,毕加索比她大28岁。她后来回忆说“我抗拒过六个月,但你不能抗拒毕加索,你们理解我——女人是不能抗拒毕加索的。”至1932年春天,毕加索不再掩盖他的灵感来源,以玛丽.泰雷丝.沃尔特为原形创作了许多大幅肖像,画面上那些气势恢宏的曲红给人以强烈震撼。这一年也是毕加索创作中佳作迭出的一年。1934 年秋,毕加索创作了四幅蚀刻画《瞎子半人半牛怪物》,其中半人半牛的怪物是他自己的象征,被一个手捧各自的漂亮少女深情地牵引着。女孩好像是玛丽.泰雷丝.沃尔特,但在体态特征之外,她又有些卓著的地方,更像是歌德的“引导我们向上的永恒的女性。”1935年9月5日,玛丽.泰雷丝.沃尔特生下一个女孩,毕加索给女儿起了自己去世的小妹妹的名字:玛雅.劳拉.孔塞朴松,但她的出生登记上,父亲一项却填着“不详”。1932年后毕加索为她画了《玩球的浴女》,把她的美丽凝固为永恒。

 

21、沃尔特和她与毕加索的女儿玛雅

 

22、红颜知己多拉·玛尔多

几乎就在女儿出生的同时,五十三岁的毕加索又遇到了另一个情人多拉·玛尔。年轻迷人的多拉·玛尔与毕加索名作《阿维尼翁的少女》同年出生,多才多艺,既是画家、摄影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文化缪斯,又是模特。1935年她与毕加索在一家咖啡馆相识,此后开始了长达8年的恋情。在他们火山般热烈的情感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心灵间的巨大默契。多拉可以很有见地地谈论科罗的摄影试验,谈论这些试验如何运用到毕加索的绘画中,谈论毕加索脑子里思考的技术问题和哲学问题,她能分享他的种种思想,他的朋友也是她的朋友,她是毕加索唯一一位能称得上红颜知己的女人。在西班牙内战和德军占领时期,他们一起住在巴黎大奥古斯坦街的一座画室里。就是在多拉·玛尔的注视下,毕加索完成了他的旷世名作《格尔尼卡》。而多拉·玛尔也用她的相机记录下了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创作和生活,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她最为之骄傲的是他们俩合伙创作的一幅画,联名署着“毕加玛尔”。 后来这对个性都很强烈的情侣间渐生龃龉,1940年6月,毕加索创作了一幅最凶暴的最优复仇意味的妇女形象:以多拉为原型的《裸体梳妆女》。他在生活中也同样凶暴。他经常殴打多拉,许多次打得她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从奉为掌上明珠到任意践踏,从纵情作乐到恣意毒打,在给多拉所作的一幅幅狗面的画里,他完全把女人变成了驯服的动物。1939年到1940年,他又三分之二还多的作品画着畸形的女人,面部和身体像被怒鞭抽打似的,他对一个女人的仇恨似乎变成了对天下所有女人的深仇大恨。1943年毕加索离开了多拉·玛尔,分手时赠给她一套法国南方的住宅作为纪念。

 

23、在这张摄于1936年的照片上,多拉·玛尔用手指抚摸着自己的脸庞

 

24、优雅漂亮的女画家弗朗索瓦兹·吉洛

1943年,年已62岁的毕加索认识了21岁的年轻女画家弗朗索瓦兹·吉洛,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他与这个优雅漂亮的女孩子玩起了互相追逐的游戏。1946年,弗朗索瓦兹终于同意和毕加索一起生活,欣喜若狂的毕加索为她画了油画《女人——花》。 弗朗索瓦兹讲了一段故事,她说:毕加索原来想画一张相当写实的肖像。倡过了一会儿他说:“不,这不是你的风格,写实的肖像根本不能再现你。”她已经坐下了,但是他说:“我看你不是坐着的,你根本不是被动型的人,我只看见你站着。” 他突然想起马蒂斯说过曾把我的头发画成绿颜色,于是得到启发:“并不是只有马蒂斯才会把你画成绿头发。”他说。由此头发就画成了绿叶的形式,一量头发画好了,肖像就自然而成了象征性的花朵图案。他以同样的弧形节奏画了**。在绘制该像的各个阶段里脸一直是很写实的,这似乎与期余的部分格调不统一。他深思了一会儿。“画这个脸我得从根本上另打主意,”他说“尽管你的脸是长长的鹅蛋形,但是为了表现光彩和表情,我需要使它变为一张扁扁的椭圆脸。为了弥补它长度上的损失,我要把它画成冷色——蓝色。它会像一个小小的蓝月亮。 他把一张纸涂成开蓝色,然后根据他对我脑袋的这要领概念剪成各种程度的椭圆,先是两个正圆形,然后是三四个更符合他这一想法的扁圆。等到都剪好后,他在每一个上分别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然后他把这些椭圆用针别在画布上,同时上下左右地移动,看看是不是合意。起先似乎没有一个合适,一直试到最后的一个才罢手。因为其余的都已经在不同的位置试过了,所以他已经知道了该怎么放。当他把它科放在画布上之后,这个形状在他摆的地方看上去正合适,完全令人信服。他反它巾在没有干的画布上,往旁边一站说:“好了,这就是你肖像。” 他们同去法国南方居住,在那儿弗朗索瓦兹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克劳德和帕洛玛。但到1953年,弗朗索瓦兹终于“对和一座历史纪念碑一起生活感到了厌倦”,于是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巴黎。后来她又结了婚并移居美国。这张照片是1948年在他们位于法国南方的家里拍摄的。两年前毕加索为她画了《椅子中的女人》。

 

25、弗朗索瓦兹怀抱她与毕加索的儿子克劳德

 

26、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雅克琳娜.洛克

她是毕加索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奥尔佳去世后,毕加索于1961年又与这位沉默寡言的棕发美女结了婚。雅克琳娜来自西班牙东北部的卡塔卢尼亚,是个幽娴贞静的女子。在毕加索生命中的最后十几年里,她陪他支过加利福尼亚、戛纳等许多地方,为晚年的毕加索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世界。毕加索常从他的体形中回想起卡塔卢尼亚的农妇,他为她画了大量的肖像画。1973年毕加索去世后,雅克琳娜感到失去了生活中唯一的爱,13年后也自杀身亡。

 

27、雅克琳娜.洛克、毕加索和科克托, 后面是巴洛玛、玛雅、克劳德,他们在西班牙观看斗牛

 

28、雅克琳娜.洛克和她的“阁下”在他们的家中

 

29、肖像画《雅克琳娜在扶手椅里》

 

 

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 1937 年 4 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 1952 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1973 年 4 月 8 日 ,这位欧洲画坛的巨匠带着和平的愿望在法国南部的穆丹逝世,长眠在地中海边的墓地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07:41:31 | 只看该作者
毕加索和他的画(2)

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下面介绍毕加索不同时期的部分作品,供你欣赏。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1、熨烫衣服的女人

 

 2、两姐妹

 

 3、一个盲人的早餐

 

 4、悲剧

 

5、《人生》196.5cm x 128.5 cm1903年

这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他在这一时期,目击贫困、绝望与孤寂的人们,加上好友卡萨赫马斯因失恋而自杀的影响,其作品常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 画面中,右侧的妇女停下沉重的脚步,默默无言,双眼直盯着对面的两个依偎着的年轻人。在这位妇女的视线里究竟隐藏了什么?这眼光也许在说,怀中的婴儿即使在绝望中也得继续那无法逃避的人生。画面左侧,男女两人依偎在一起。那位男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毕加索自己,但到作品完成时却变成了好友卡萨赫马斯的形象了。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投生绘画艺术的青年,却在巴黎自杀身亡。因此,这幅画里,还包含了毕加索对青年好友的痛苦回忆。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6、扇子女人

 

 7、花篮女人

 

 8、马上的姑娘

 

 9、玫瑰色的裸女们

 

 10、江湖艺人

 

 11、两位年轻人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黄色;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12、土耳其装束的夫人

 

13、立着的裸女

 

14、《斯坦因画像》 (《 Gertrude Stein 》)100 x 81.3cm 1906,巴黎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毕加索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文学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 斯坦因是1902年来巴黎定居的美国女作家。她以实验式表现手法,曾给年轻的先锋派文学家们以巨大影响。她和现代派的艺术家们交往频繁,使其大名常常在现代美术史著作中出现。她不但与比自己小七岁的毕加索相处得很好,而且与马蒂斯、布拉克以及那些立意创造新型艺术的画家十分亲密,经常在这些画家最困难得时候慷慨解囊。她和哥哥利奥不断收藏他们那些富有争议得作品,以示在经济上支持穷画家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新艺术的创造。 斯坦因曾为这幅肖像做了八十次模特儿,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儿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此画。朋友们看了完成作后大吃一惊,都指责所画人物根本不象斯坦因。毕加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她总会看起来跟这幅画一模一样的。”斯坦因很感激地收下这幅画。数十年过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15、《阿维尼翁的少女》243.9 x 233.7cm 1909年6月巴黎

在1909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阿维尼翁的少女》。这位西班牙画家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甚至发展到超越单个的物象,囊括周围的全部空间。这时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理性地控制物体,但是,毕加索的画已经导致我们必须走上这一道路。到1909年,毕加索才确立了真正崭新的绘画语言,这语言是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了。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这幅画,既受到塞尚的影响,又明显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艺术的成就。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这幅画对艺术界的冲击相当大,展出时,蒙马特的艺术家们都以为他发疯了。马蒂斯说那是一种“煽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杀”。有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人怒不可遏。布拉克这位受到塞尚影响的画家也甚为惊讶,然而他知道另一种艺术的形式已经诞生了。 这种新创造的造型原理,成为立体派及以后的现代绘画所追求的对象。《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四、立体主义时期 (1910-1911分析立体主义;1912-1914综合立体主义)

不久之后,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按照传统的透视法,只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多重透视的画法是不允许的。毕加索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有脸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传统画法那样以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形象。 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虽然描绘了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但与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相比,其韵味迥异其趣,那巨大的结构和人体造型等无不表现画家对其中线、面与体积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形成的空间的关注;用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海滩上奔跑的妇人》、《熟睡的农民》、《坐着的裸女》)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事实上,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并非与立体主义相对抗,而是一种对立体主义的纯然净化,是在重新研究其本质构成上进行的旁支探索。

16、土耳其装束的夫人

 

17、熟睡的农民

 

18、坐着的裸女

 

五、超现实主义时期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探索,当撕裂的造型(《格尔尼卡》)、深邃和凶残(《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忧郁或是怪诞的时候,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的旋涡。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女人们在这个狂暴、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艺术灵感与名气,但她们得到的却只是虚无而残酷的现实;相对感情而言,毕加索更看重她们的身体,为了使她们在使他娱兴之余成为他听话的创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许多令人瞠目的低级手段。

19、哭泣的女人

 

20、自我陶醉的女人

 

21、《格尔尼卡》 3.5m×7.8m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藏

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不满的毕加索定居巴黎,但当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 —— 格尔尼卡 在西班牙内战的混乱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时,激起了毕加索强烈的愤怒,因为他一想到德军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一个不设防的小村庄竟然进行这样残暴的轰击,就义愤填膺,於是开始动手绘制这幅壁画,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戾行为。 这幅《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么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涵义,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征的起源的涵义。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之文化因素下,所以毕加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的斗牛士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西班牙斗牛文化下,这匹马乃为象征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它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使得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於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22、女主角

“我爱夏娃,我要把他写到我所有的作品里”。随心所欲的构图与割裂形体的重组,在他的艺术世界里用全新的方式讲述着他的女人们的故事。

 

23、坐着的女人

47岁的时候,毕加索结识了17岁的金发女郎华尔特(《坐着的女人》),他深深地被这位散发着青春的异性征服,他们的关系成为与毕加索交往中女人的神话。画家64岁时,他画了华尔特众多画像中最著名的《梦》,随着这幅庆祝他生日的作品,他写道“虽然你度过了你年龄的倍数,但在我心中依然是你17岁的样子,那一头美丽的金发。”这很难与那个被剖视了性器的《镜前的女人》联系在一起,艺术的非逻辑把一切传统打得粉碎。

 

24、

 

25、镜前的女人

 

26、其他作品

没有人真正理解毕加索,理解他在画什么,他的意图;也许用他的话解释才最为贴切“我什么也没有画,我只是在透视生命与死亡的某种关系”,丑化和变形是他理解死亡的自我方式。

三人舞蹈

在海滨

画家和模特儿

和平鸽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对于他的一生,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由于他的勤奋,毕加索成了一位多产画家。他逝世后,人们花了 5 年的时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整理。据统计,他的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总计近 37000 件。 在毕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画风有德迦的影子。随后,在 1909 年,他与法国画家乔治·希拉格一起创立了立体派,进入了他的“黑色时期”。这种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他于 1907 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吸收了东方艺术和西班牙民间艺术的一些表现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追求比现实还要真实的“理念中的真实”。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 1937 年 4 月,为抗议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抗议美国入侵朝鲜, 1952 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毕加索的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   1973 年 4 月 8 日 ,这位欧洲画坛的巨匠带着和平的愿望在法国南部的穆丹逝世,长眠在地中海边的墓地中。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共产党,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