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237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5 17:5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应试教育一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很多教师因为长时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在简单重复的教学生涯中,慢慢消磨了自己的锐气和才华,蹉跎了美好时光,到头来,只落得一声叹息,两手空空。看来,如何寻找自己专业上的突破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此话题,应该说来自与我校生物老师王晓东交流时听她讲到的一个植物学的小常识。
    “在植物幼芽的顶端,都有一个半圆球形晶莹透亮的生长点,也叫生长锥,它由一团具有很强分化能力的细胞组成。春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生长点也随之从沉沉的冬眠中苏醒过来,脱去冬装,长出嫩芽……”于是我联想到: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不是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一个生长点呢?

                  找到自己的优势

    我认为这个“生长点”就是指生命个体的兴趣点、特长点。
我建议督导处研究一下名师们的成长之路,你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点。比如我市老一代名师王庆丰从“赵州桥上的现有石纹图样与课文不符”入手,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由此成长为特级教师;我校的宁双哲老师发现在校园里创设一个学生视/听/嗅/触英语的实物环境,效果很好,由此生成了创新的【英语环境教学法】也由此成长为特级教师。
    专业生长点之所以显得特别重要,可能有这几方面原因:首先,它能够把一个老师的生命潜能充分调动起来,汇聚到一点,形成巨大的力量;第二,生长点往往也是一个人专业发展中的亮点,是自己的长项,最容易获得突破;第三,在某一方面取得成绩,还可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而提升自己的整体专业水平。
    一位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你借助这个小小的支点,带动了自己专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
    许多青年老师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教了几年书以后,就开始苦恼:教材很熟悉了,课堂驾轻就熟了,初登教坛的新鲜感也没有了,下一步该干什么?该怎么发展?
    那我问你:在教师生涯中,你感觉自己找到了生命中要找的东西吗。。。。。
发现自己最有竞争力的元素,既是商业成功的要领也是教师成功的秘笈。经济学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同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即在某方面自己比其他大多数人更有竞争力。
    比如,我校化学老师张聪的课堂,从不给学生留课外作业,他发现只要在45分钟内把知识点全都在课堂上完成,学生就能真正的减负,而且历年考试成绩也很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如我们的身边的某某老师在哪些方面有比较的优势,我校某某老师在哪些方面又有强大的竞争力,我们的确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并校以后的教师文化了。
    假如我校的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点,他们的成长就不会盲目。有人之所以没有找到自己的支撑点,是因为我们生活在随波逐流中,被惯性驱使而已,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行评估。
假如我拷问一下自己,我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满意吗?我想要的是什么?如何实现?评估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寻找专业成长支撑点的前提。
                  
                   怎样才能找到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生长点呢?
    我觉得兴趣是第一位的。
    兴趣往往能把人带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第一次接触到实物版画…….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就像找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一样。从此,沉醉不知归路。我常常一个人在家里,在阳台上,在卫生间里,在厨房里,搜寻可用来印制实物版画的材料……到了忘我的境界,这是一种痴迷的状态。很多学者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都有类似的体验。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三轮车夫直升复旦博士。38岁的蔡伟只有高中学历,当过工人,摆过小摊,后来在老家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从中学开始,蔡伟对中国古文字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摆摊之余,蔡伟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看书,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得到了复旦大学裘锡圭教授的赏识,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生。仅以高中学历没有经过本科硕士课程的培训而直接读博士的,蔡伟成为复旦百年校史上的第一人。可见,一个人长期痴迷执著于一件事,不成功也难。

    除了兴趣之外,把握机会也非常关键。我觉得,一个人要学会自己去找机会,或创造机会,不要等着机会来找你。主动找机会而不能等机会,比如,我校组织公开听课的活动,主动上公开课是课堂速成的途径。一堂公开课意味着你有一段时间吃不香睡不好,做梦都在磨课,精神上有一种不能承受之重负。所以,遇到上公开课的机会,许多人能推则推,其实,推掉的是自我成长的机会。固然,准备课很累,但一旦咬牙熬过去了,你会发现课堂境界为之豁然开朗,满目苍松翠柏,再回到日常课堂,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
    对于那些一时找不准发展方向的老师,多多读书可能也是一条捷径。
比如我发现“美术与各个学科的横向联系”非常有意思,于是就开始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我总喜欢研究一些在别人看来无用的东西,但恰恰又是这些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功利性的阅读固然有助于专业速成,但成就有限。我们打交道的对象与其说是学生,不如说是人,孩子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如果我们自身对人的认识有限却想完全理解学生,我以为是缘木求鱼。比如,学生不交作业,表面上是学生在为难老师,实际上很可能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障碍发出的挣扎信号。他们最不需要老师整齐划一的工作要求,最需要老师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一个在学习上毫无成就感的人的苦恼。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人学,一切跟人的内心世界有关的书籍,教师都应该阅读,比如: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美学,等等。当我们拥有一个比教育教学更加广阔的知识背景时,我们才能更接近教育真相。还是那句老话,不为教书而读书才能教好书。
    把学生的成长和你的专业成长绑定:
既然教育是人学,那我们的教学就太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当我们的课堂上听不懂课的后进生在增多时,你是否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宜的课程?并从这里发现创新的契机?由此把他们的成长和你的专业成长绑定?
    还有一点,就是青年老师要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教师每天要面对一大堆琐碎的事情,这种琐碎最易消磨人的志气,若没有朋友相互砥砺,大好时光便会在琐碎中消磨掉。古人说:“吾道不孤!”今天是信息社会,即使你身边找不到志同道合者,也能通过网络找到。真的,在网络世界,喜欢下棋的人可以找到棋友,喜欢旅游的可以找到驴友,喜欢对联的,可以找到联友!朋友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己的专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3-25 18:00:18 | 只看该作者
讲的太到位了,道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我一直认为“兴趣"是做所有事情的根基,所以让我们加油吧~~~
4#
发表于 2014-3-25 21:43:52 | 只看该作者
沉醉不知归路!!!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23:14:40 | 只看该作者
归去来兮,醒来好晨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