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处不课堂。
诗意地经营你的日常生活,就会让梦想和成功一起飞翔!
秋日,我应邀给浙江上虞市鹤琴小学的一年级家长作讲座时,有家长朋友问到平时忙完工作忙生活,没有时间教孩子怎么办?我说:“有时间与孩子一起吃水果吗”?“有”!“那就好办了”。
其实,诗意的家庭教育文本无处不在,就连在家里给孩子吃橘子的时候,也可以生成一次极美的教育片段。说着,我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的一小袋橘子,与家长朋友们一起演绎了一段我曾与六岁的孩子在家庭里吃橘子的一个日常对话活动。在此介绍给大家,供批评、参考。
“这是什么?”我没有马上把橘子给孩子。
“当然知道!橘子”孩子想都没想就说。
“接着。”我随手抛过去一个很小橘子。
“换一个。”孩子又把橘子抛给了我。
后来,两个人又这样来回地做抛“球”的游戏。我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孩子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他们自然地一边和着“秋天,秋天,树叶到处飞啊飞,树叶到处飞啊飞……”的节奏,即兴地自编自唱“桔子橘子,橘子,橘子调皮跑啊跑,豆豆接得准啊准……”的童谣。
(在这个活动中,融合了小手的体育技能和儿歌等趣味教育,孩子对音乐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得到了训练。平常的吃橘子一事,开始变得有教育性了。)
“哦,你的橘子跟爸爸的一样吗?”
“一样!都是黄黄的,圆圆的。”
“反应真快!奖一个大桔子。再看看,还有其他颜色吗?”
“你的橘子里有的地方衣服是红红的,我的衣服大多数是黄黄的,有的地方还有些绿。”
“跟大画家达.芬奇的的眼睛一样,好亮!”
孩子笑了,快乐地说:“你的扁扁的,我是圆的,比您大。”
“是啊!仔细看,还有吗?”
孩子抢过我的一个,倒过来一看,说:“爸爸的橘子肚脐是凸出的,而且很大。我的橘子是凹进的,小小的像一个山洞。”
“真厉害!我们比一比,看谁发现多。”父子俩头挨在一起,开始了新的探究。
“爸爸,你的这里有一条马路,旁边还有一条小溪。看,河里好像还有一条小鱼,它正跟在妈妈的后面去上学。”孩子指着皮外的疤痕认真地说。
“我也发现了。看,你那里还有一个小虫呢!”
“我还发现旁边还有一个小朋友,在给小虫讲故事。”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是实现全才教育的第一条件。你家的“达.芬奇”就是这样在你与孩子观察橘子的“画鸡蛋”过程中自然诞生的。)
“好,我不相信比不过你,我要剥开来,研究研究,看它里面是怎样的?”
孩子刚要把橘子递过去让我给他剥,我马上送去一个微笑:“试一试,只要用力按下去,你一定行!”
孩子咬着牙,在橘子的肚脐上弄出点小洞。
“怎样?你发现了什么?”
“有水喷出来。”
“我没有。”
“你剥得慢呀。”
“告诉我是怎样喷的?”
“像子弹一样射出来的。”
“哦,闻一闻——”
“有香味的。”
“怎样的香味?”
“好像是橘子的香味。”
“我也知道。与其它水果有区别吗?”
“我再试试。” (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教育更需要艺术地经营,做家长的在你做家务,或让孩子吃水果等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潜入教育思想,去巧妙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于是,吃也变了味——“生活即教育”。)
孩子边剥边问爸爸:
“看,这像什么?”
“一把椅子。”我指了指家中堂前的一把古式的椅子。
“你看,我的像什么?”我故意剥得不一样。
“一朵花。黄色的菊花!”
我竖起了大拇指。“变了!”
“我也变了”孩子迅速剥成新花样。
这样一说,孩子本来随便乱剥的手也就慢了下来,开始边剥边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孩子高兴地说:
“看,爸爸,我的像什么?”
“一只小鸡。”我故意说歪。(要让孩子赢,要让孩子高兴。不断地给他成功的喜悦,不断地去激发孩子内在的那种潜能,让他们更加自信。)
“错了。你要看它的鼻子。”孩子已经懂得引导爸爸了。
“哦,我知道了。猜对了奖励爸爸什么?”
“给你吃我的橘子。”
“大象博士呗!”我笑了。那也是奖励给孩子的。
“爸爸真聪明!给——”
孩子正要去剥,爸爸急忙拦住。(应深入引导,看来还有好戏。)
“慢!让我们来数一数。”
“11。”爸爸故意说错。
“怎么我只有9?” 孩子开始质疑。(数学学习不正是需要孩子有这样一种能提出问题、质疑的能力吗?)
“让我们再来数一数。”(要培养孩子这种检查的习惯。)
“你对了。”我又拿了一个说,“你猜这个有几瓣?”
“我不知道。”
“想一想,和这个比较一下,猜错也没有关系。”(孩子胆怯时,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并要培养孩子这种敢于猜想、判断的能力——这是思维训练,很多艺术家、科学家都应有的思维品质。)
“吃橘子了!吃橘子了!”孩子可高兴了。
“奖励你一瓣。”
“为什么?”
“因为你刚才你帮爸爸纠正了好几个错误。”
“咦,你的怎么这么甜?再给我多一点。”
“可以。回答爸爸一个问题——你的为什么和爸爸的不一样?”
“我知道了。我的是谢塘蜜桔,你的是上虞岭南产的。”
“那是为什么?”
“你不知道产地不一?”(一般的生活常识,以往的知识用上了。)
“对,产地不一。我们上虞的二都杨梅个大刺小,汁多核小,比余姚的就好吃;同样,上虞盖北的葡萄,就比章镇的葡萄味要甜……爸爸为你骄傲!产地不一,那是因为环境不一、水土不一、气候不一、培育它的人的方法可能也不一,所以,味道就变了。你读书、交朋友也也要学会选择,‘孟母三迁’就是这个道理。”( “点化”的艺术应用。我们的孩子呢?同样的孩子,在整天和好书为伴的爸妈身边,或整天邀高尚的艺术情操的朋友来家庭雅集,跟整天和麻将,和那些言情书报,或吵架、离婚的家庭在一起的孩子成长的“水土”不一样。我们不能不重视家庭的文化氛围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艺术活动和整体成长的影响。这里没有空洞说教,有的是生动、真实的情景让孩子投入地体验,这才是有效的“由内而外”的美丽教育!)
孩子点点头,吃得更有“味”了。
“将来想做科学家、画家吗?那好吧,在你心里确定一个主题,把与爸爸一起观察的结果慢慢地画一来,或写一写,把我们的新发现通过画配文去告诉给大家。”
“好,爸爸,就叫发现橘子吧!”…… (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桔子可以这样,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可以这样?有了这些观察引领,孩子要画好、写好已不难。我们应反思孩子的学习活动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自然融合!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
给家庭教育以直面生活的新时空吧!
以上借着一个桔子的话题,在孩子观察与质疑中善于引导和唤醒;在孩子探究与比较中巧妙点拨和推进;在孩子充分体验与感受中及时激扬和温暖;在父子互动和描写中心灵共振和澄明。
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用文化和艺术的美,诗意地去布施,美美地去熏陶的,是需要像呵护一个小生命一样,用心灵的乳汁去哺育和关爱的,需要在生活中寻找、体悟、意会,它更多地需要您智慧的源头、生命世界里的活水去润泽。让家长和孩子的精神脉搏一起欢跳,愉悦的思想情感一起升华,萌动的创新火花一起燃烧,教学活动与诗意生活自然融合,使家庭生活真正成为我们生命发展的活力场。如此,您的家庭生活才会春花烂漫,秋野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