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左右左-------伍凌燕ffice ffice" />
成都市武候区美术教育研究员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研究会 副秘书长
四川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 理事
46265-1-1-18655[1].jpg
46265-1-2-76918[1].jpg
46267-1-10-36762[1].jpg
46267-1-11-15867[1].jpg
46267-1-12-67307[1].jpg
今天我在这里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是我做的一个课题《童画三国》
7.jpg
它是以展览的形式呈现
8.jpg
我后面会以分解的形式和老师们沟通
“三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也是我们都津津乐道的话题. 《三国演义》是一部奇书。在世界文学领域她有着及高的地位。对儿童而言,她是一部集历史与故事的精彩文学读物。每每同他们谈起三国故事或人物,他们都争前抢后的一一道来。可想三国在这一颗颗小小的脑袋里面已经深深的扎下了根
创意背景--------
许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想到要做“三国”这个那样大的题材。甚至还在筹划期就有人提醒题材太大不好表现。我也感觉题材太大,我该怎么去体现?而孩子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技法做出三国的历史沉淀的感觉…… 首先还是觉得,要让孩子们画一个离自己如此遥远时间空间的内容比较难。所以选择让他们去武侯祠写生与实践。让他们去触摸历史体验历史。当然更少不了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反复阅读“三国演义”,同时收集许多三国故事情节的图片与人物的图片。为我们的创作打下了较好的认识基础。
成都武侯祠写生,了解三国
在“童画三国”的整体构思中,我极力的想用色彩和表现技法来展现三国。毕竟时经2000年,它在时间上给人很远很“旧”的感觉。而我用何种技法做得“旧”而且又很有画面效果?首先我为了让整个展区的整体感觉统一,先定一个主色调--赭石。然后找能够做“旧”而且能够显示出三国的历史沉淀感的技法。最后我们选定了现代彩墨、仿壁画、立体灯柱、立体草人四个部分。在具体辅导作品前。首先拿出了大的方案,分组进行分工。收集材料。整个“童画三国”色调、技法、整体效果都在无数次的碰撞中逐渐的统一。
草人部分

三国人物彩墨-------------
人物彩墨部分,是以单独人物的展现为主。让孩子们在看三国后,选择最喜欢的人物去表现。先和孩子们探讨该人物的特点,外型的特征,面部、服饰以及武器等。让这些6、7岁的孩子在2米长的画纸上构图。因为画面大,所以构图比例变形得有趣而生动。色彩上我也只给了最简单的提色技法,简单而易操作。
作品为6--7岁孩子完成。 2米--70公分
在装裱方面,我放弃了常规的装裱方式。而是运用了竹简的形式,让孩子在竹简中写上出师表或者是三国故事。外观是画卷和竹简的综合呈现。同草人和马在材质上面达到了协调统一。
灯柱---------------
灯柱部分,是以仿古铜的技法制作。背景是一年纪孩子用蝌蚪人物画的战争场面,很是生动。然后高年纪孩子制作仿古铜面具,没有要求,只是要求任意的去设计与创造立体的人物或是怪物的脸,有的孩子选择做马,我们也不与否定。毕竟这是孩子们的作品。老师只是教会他们技法而已。灯柱上面还挂了很多的仿古灯。衬托着古灯的古铜灯柱似乎带我们回到了2000年前的一个夜……



三国系列二
壁画-------------
仿壁画部分,是以三国的著名故事情节为题材。例:火烧赤壁、桃园三结义……孩子们在认真细致的反复看三国故事后。按照他们理解的故事情节的构图。运用废旧报纸与立得粉堆积人物和事物的形象。。六年纪孩子具有木刻板画的基础。在画面的残缺部分也留下了他们意象的对三国的理解图案。






《童画三国》系列二---------------

经过”童画三国”系列一的创作和展示,受到了全国美术教育界的极大鼓励,在3个月后,我们又创作了一组作品”童画三国”系列二.该组作品在原有大的三国氛围下,更注重对三国故事的表现.通过分组的形式,一个个孩子们手中的三国故事跃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当然,在这之前,我已经无数次的进行了技法实验,增加了新的元素,纸板、丽得粉.力争在视觉上面同三国系列一协调而统一.


《童画三国》系列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5 21:41:5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