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2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教育与生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8 02:5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教育与生态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一谈到艺术,我本人极不愿把它同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竞争联系起来,在西方国家的许多“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经常提到“竞争”,认为未来社会的竞争,不能仅仅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还应该考虑到艺术和文化的因素。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必须把人的文化素质考虑进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现代社会的竞争纯粹是经济和政治的,而且愈演愈烈,地球作为一条在宇宙中航行的大船必然要沉没。因为其中的乘客竞相耗费大船的资源,最后连船帮也拿来烧火取暖。因此,“竞争”这一现象要想持续,就必须演变成一种在精神感受和智慧方面的竞争。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出路。要知道,“感受”和“智慧”不同于物质地东西。物质是有限的,精神和智慧的发展却是无限的。既然后者是有着无限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就用不着抢夺,也没有什么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更高的智慧,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当智慧提高时,人类不仅不再在竞争中大量浪费和消耗资源,而且会想方设法保护地球资源,使整个地球更加多姿多彩。

从这一角度看,人类其实已经预见到本世纪所的主要问题,也已经提出一种重要的应付手段,从此刻起,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将艺术课程变成学校教学的核心课程。

 

   一、关于艺术教育的问题

 

     艺术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和经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使人类为人类的重要原因之一。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不断向文化的其他领域发射能量,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

     正因为艺术如此重要,所以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艺术教育。中国早在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用音乐培养统治者人选。至周代,周公开创了“制礼作乐”的礼仪体制。在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礼乐并举,相辅相成,相互加强,为的是造就祥和的社会和静穆的心理世界。这一举措不仅成为西周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还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形式。

到孔子时代,礼乐又被列为“六艺”之首,而且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孔子提出“乐以教和”的主张,并明确指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是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或最终阶段。在“六艺”的学习内容中,不管是象“书”和“数”这样抽象的东西,不管是象“射”和“御”这样技能性的东西,都必须服从艺术的原则,否则它们又怎能被称为“艺”!

在西方,古希腊人一直把艺术教育作为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艺术活动成为普通古希腊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说,希腊全胜时代的统治者伯里克利本人就十分爱好艺术。有记载说,伯里克利对艺术爱到“痴”,有一次,在生死搏斗的前夕还在与人秉烛夜谈诗的理论问题。为了鼓励人们欣赏艺术,他甚至向雅典市民颁发观剧津贴。很明显,这些古希腊人之所以被后人称誉为“不仅在体格上,而且在精神上都接近完人”,与他们注重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和人类行为学的发展,点燃了人们对儿童画的兴趣,人们开始探察儿童画是怎样揭示出人的情感和精神的。很多人开始将儿童画视为儿童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表达,艺术课被视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的机会。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越来越强调培养儿童的个人创造能力和自由表现能力,开始把儿童视为“儿童艺术家”,因为儿童都是以一种天真和独特的个人视野来观察和表现这个世界。这种倾向后来在美国心理学家和艺术教育家罗文费尔德的著作中得到系统阐述和发展,其影响一直延伸到80年代。与此同时,一种实用主义倾向也在并行发展着。在许多地区,视觉艺术教育集中于学生对各种艺术的构成要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的把握,目的是为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业制工作和设计等工作打好基础。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种倾向进一步发展,艺术教科书中出现了“日常生活艺术”、“做一个好公民的艺术”、“工业设计艺术”等提法。

60年代以后,一种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潮逐渐发展壮大,至90年代,已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艺术教育的主流。 实际上它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第一种观点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从事艺术中学生可以学到有关我们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其他任何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和关键的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是因为艺术本身值得教和值得学,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好处。一方面,艺术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性冲动提供了一个出口,使学生心理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进行的普通教育,是更生动活泼的教育,也是更成功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学生不仅应学的知识,而且学得更自然更愉快。这种观点进一步发展,人们有认识到,艺术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知觉能力、表现能力、进而使其语言交流能力、表现能力、批评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大幅度提高。

通过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综合和提炼,加之这一时期许多艺术心理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对知觉问题、读者反应问题、交叉文化问题系统的和精密的研究,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不仅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教会儿童画画和唱歌,还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人类迄今为止的大多数伟大文明成果,对这些伟大成果的知觉、理解、欣赏和评论,有利于提高儿童全面的文化素质。在此基础上,艺术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综合式艺术教育或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从此以后,艺术教育不仅包括学习艺术创作,还包括学习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等,当然,其他如哲学、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也都适度的融合在其中。综合式教育不仅使艺术教育本身成为多元交叉学科,还注重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例如,早在1977年,美国就出现了一份题为《回到我们的感觉:艺术对美国教育的意义》的国情报告,提出15条提议,这些提议基础是这样一种思想:“只有艺术变为每个学生校内外和各个学习阶段上和学习经验的中心时,美国教育的基本目标才能实现”。1984年美国盖悌艺术教育中心发表了题为《超越创造:艺术在美国学校中的地位》的报告。3年后,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又发布了另一个报告《走向文明:关于艺术教育的报告》(1988)。这一报告把艺术教育总的目标描述为:使学生接触和学习到人类文明迄今取得的所有的富于意义的成就;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在批评性评价的基础上作出选择。1994年,《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出台,这一标准制定出每一个美国年轻人最起码应该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创造能力。它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受教育的人,如果缺少基本的艺术技能和艺术知识的教育,就不算是受到完备的教育。同样,任何一个自称有教养的人,如果不懂艺术,就不算得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更重要的是,《标准》还确定了,今后的艺术教育,决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学习画画和唱歌的技能,还包括了从文化、美学、历史的角度分析、欣赏、评价作品的能力和智慧。

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世界艺术教育从此走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艺术与健全的人格

 

(一)在“有”与“无”之间

一个人如果想达到完美,最起码要让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完美。而要作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对人的眼睛和耳朵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换句话说,必须把他们视为大自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礼物”。它究竟特殊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它不像一双鞋子或一件衣服一样是消费型的东西,而是一种“半成品”的、有待使用者自己的创造进入其中的东西。这种东西,如果你去使用和组装,它就有;你不去使用和组装,它就没有。用一句更哲理的话讲,眼睛和耳朵其实是一种有待实现的能力、有待发掘的潜力、有待完成的任务、有待点燃的智慧。“有待”这个字眼,表明上述东西都不是现成的。我们还可以把它们比喻为深藏在地下的石油和淡水,你不去开发,就永远是隐藏着的。它们又像是蜡烛,你不去点燃,永远不会放光。因此,它们永远处于“有”和“无”之间。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每个人都有眼睛和耳朵,可面对同样的景色和音乐,有人能看到和听到其中的意味,有人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来说,音乐再美也无法听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恢复、扩展、发掘失去的感受力

实际上,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不是什么也看不到或什么也听不到,只不过人们在功利性很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功利所蒙蔽,只能看到和听到与自己功利活动有用的事物,或者只能看到一件事物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根据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研究,人的日常知觉活动有“匆忙”、“狭窄”、“概略”、“模糊”四大特点。

“匆忙”,是人日常功利活动的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知觉是一种“日常知觉”。这种知觉活动主要依靠一种“自动性式样识别机制”来完成——在大量流动多变的信息中,迅速捕捉、判断那些对自己有益的或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达到适者生存的目的。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反应的快速,是以仅仅把握一种过分简化的对象为代价的。过分简化弊端一旦养成即使是做出一种需要反复斟酌的重大决策,也会匆忙下结论,凭冲动做出判断。

“狭窄”则是日常知觉的另一种特征。为了快速,这种知觉往往偏爱熟悉的,忽略不熟悉的,只对那些自己熟悉的类别或式样做出反应,而对那些不熟悉的东西,往往做出模糊化处理,甚至视而不见。这种习惯一经养成,人们即使进入艺术博物馆,也无法进行艺术欣赏。所谓“半分钟停留”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根据统计,人们去艺术画廊时在每一幅画面前停留的时间只有半分钟。许多人对画看上一眼,就匆忙做出“这幅画很好!”或“这幅画很糟!”的宣判,随后扬长而去。这样的举动说明,许多文明人的感知能力,很多方面已经不如动物。

如何恢复我们变得迟钝的感觉和知觉?艺术和艺术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西方作家王尔德指出的,很多时候,是艺术教会了人们如何观察到自然事物的美。西方作家普鲁特斯说,在看到夏尔丹的绘画之前,他自己从没有意识到,在自己身边,在父母的屋子里、在脏乱的桌面上、在没有铺平的桌布的一角、甚至在空牡蛎壳和刀子上,也有动人的美存在。狄德罗评论夏尔丹的绘画时指出,夏尔丹简直是一个魔术家,竟然使一些最平凡的东西也变得如此之美!

(三)获得丰富的情感经验。

物理世界的开拓者不断向天空、海洋、地下和其它陌生的领域开拓,每征服一片大陆或星球,就在那里留下他们奋斗的痕迹和纪念碑。在人类的精神领域,也有大批开拓者,这些人就是艺术家。他们开拓的痕迹和纪念碑,就是人力历史上形形色色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珍品,能使普通人认识到那些比自己更聪明和在精神领域更富于开拓精神的人听到、看到和想到了什么,是怎样看和怎样听的。即使是同一种感受或体验,也有强弱深浅之别。他们经常通过艺术传导到人内心,使人更加坚强,更加从容地面对命运的挑战,更冷静地正视不幸或承受不幸。也就是说,虽然艺术不能直接帮助人们摆脱或免遭种种不幸,但却可以使我们觉得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当我们为艺术着迷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与艺术中人物的内心经验达到同一,从而使我们感到自己不可侵犯。我们观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蒙克的《呼号》,倾听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和《普罗米修斯芭蕾舞曲》,似乎自己也遭遇、体验到屈从与反抗、消极与积极、逆来顺受与挑战精神之间的激烈斗争,感受到精神战胜物质、意志战胜逆境的胜利。

(四)健全人格

在一切关于艺术的有害思想中,最有害的是把艺术当成玩物或包装。

西方学者威特说得好,艺术不是人类的玩物,而是一种高级的需要,它的本质,即形式,不是一种摆设或装扮,而是一个内装生命之泉的杯子,富于生命活力的甘泉由此倒出,送给干渴的嘴唇,供人品尝。

席勒早就说过,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通过艺术之泉的浇灌,才能养育出有道德的人,因为艺术的一眼永远不受污染的清泉,政治再腐败和肮脏,艺术仍然清澈和纯洁。

通过创造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和艺术品,人的情感就会结晶成美好的形式,这一美好的形式进一步对人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有道德的行为。正因为此,一个发展完美的人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因为二者都有完美的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先秦时代推崇的君子,还是魏晋时代的才子,以及唐宋以后的文人,无不通过艺术得到的人格的力量。艺术化的人格,也同艺术一样,可以丑,可以怪,可以痴,可以癫,可以狂,可以疯,就是不可以俗。俗人,就是全面封闭的人,是抱固定程式不变的人,是人云亦云的人,艺术与这种“凡俗”之间是一种有我无它的关系。

(五)成为智慧的人

智慧不同于智力,智力是一种先天的心理能力,可以通过智商测验确定。

智慧也不同于加德纳提出《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七种智能,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智慧甚至不是上述诸种智能相加之和。与智力相比,智能不仅靠先天能力,还与后天的创造活动、经验作用以及实践领悟活动有关。但智能仍然不是智慧。

智慧除了包括智力和智能外,还包含一种健全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信仰、丰富的情感体验、深刻的思想和观念,智慧是在上述诸种要素,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思想观念之间频繁的交流、对话、合成后生成的新质。很多时候,许多机灵的人,许多善于算计、逻辑头脑很强,因而取得高贵地位和财富的人,许多学富五车的人,都缺少智慧,而有些表面上看去很傻的人,不善于计算因而生活清贫的人,却是富有智慧的人。

更重要的是,与竭力排除主观感受的科学认识不同,智慧同时涉及内外两个世界,在领悟对象时,一刻也不能脱离自我的感受,否则就无法把握对象神秘的活力。在这一方面,艺术对提高人的智慧是举足轻重的,因为艺术不仅涉及人的智力和智能,还涉及人生活和斗争中积累的情感体验、思想观念等。更重要的是,艺术最容易使这一切要素恰当融合,在与外在世界的不断对话中,突现出一种新质,这种新质如果用特定艺术媒介体现出来,被读者把握到,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觉,好象我们平时观看事物时看不到的一种潜在的神秘力量,突然跳出其藏身之地,向我们显现,使我们把握到最高真实。在这样是时刻,美的东西与真的东西合并为一体。

 

三、艺术:现代教育的核心?

 

虽然艺术有如此多的好处和功能,但必须有健康的艺术教育,才能落实到大众之中。在当今世界,美国政府率先把艺术列为中小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但是,有如何理解“核心”这一字眼呢?对于“核心”的含义,有两种理解:第一,艺术课程将变得同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同样重要,争取到与这些主课相同的教授时间。但仅仅如此就证明它进入教育核心了吗?很明显艺术与其他核心学科并列,就会产生一个抢夺学生学习时间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当今教育中,随着社会和科学分科的日益细蜜,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将越来越多,除了传统核心课程和艺术课程外,人们还呼吁在中小学课程当中,增加环保课程、爱滋病课程、毒品课程、性知识课程、家庭生活知识课程、交通安全知识课程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还看到,即使是新增加的“艺术教育”,其本身也是一个多元集合体,例如,它不仅包括音乐、绘画、雕塑、设计、舞蹈、影视诸种科目,每一门还要求从发展史、美学、赏析、制作多种角度进行训练。这意味着什么呢?学生的时间是固定的,对这一固定时间的分割是无限的。不断的分割使学生苦不堪言,哪里还有学习的兴趣!本来应该是幸福快乐的青少年生活,因为学校学习时间的无限分割而失去了整体性,加重的是负担,失去的是快乐。

有鉴于此,当前教育改革之最健康趋向,是从各科的无限分裂走向新的融合。使各科之间形成一种生态关系。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必须发展一种生态式教育。生态式教育的关键,是找到一种可以连接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学主题,即一个语文、外语、数学、伦理、环保等课程都可以使用的主题。在上这种课时,各科各自有不同的偏重,但无一例外地,艺术(包括唱歌、图画、手工等)要在其中发挥一种核心辐射作用,也就是说,艺术必须融合或辐射到语文、数学、伦理、体育等各个学科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因为艺术的辐射而变得更有趣味,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已经不是死知识的灌输,而是智慧的点燃,整个教学成为一个充满奇妙的感觉、想象、思考和解决问题(顿悟)的过程。很明显,这个过程本身已经具有了艺术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