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4 13:1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儿童的美术语言读后感
从业儿童美术教育已经有数余年,累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孩子报课的热度也尚可,但是内心却很彷徨,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坚实的山,但是我深深的知道山中间的空洞,让我感觉到这座山的摇摇欲坠,我知道我缺乏的是根基坚实的内核和正确的生长方向,可能是因为工作环境相对闭塞,缺乏同行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专业的领路人。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黄露老师,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一篇,都觉得如获至宝,立马打印出来翻看,我非常肯定,这就是我想找的方向。后来加入了潍坊的群,开始认识黄露老师身边的优秀的一线老师们,再到参加在上海的《儿童的美术语言》新书发布会,我觉得就像一直孤单流浪的星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星河,和在场的几百个老师一起,努力的发光发热, 朝着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在美术行业的归属感。
回来之后就盼望着新书的发售,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这本沉甸甸的新书,自学校毕业以后我还没有如此认真的看过一本书,反复的勾画思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书里面去寻找答案。
作为一个两岁半的娃的新手妈妈,我在学习如何去好好爱自己的孩子?什么样子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爱?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爱?其实,作为一个美术老师,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美术课堂,何尝不是饱含着深深的爱意。
要好好的爱自己的孩子,第一步首先是不是应该了解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尊重和全然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这样才能打开通往爱的自由之路,而不是把爱变成一种枷锁,所以,了解每个孩子年龄段的美术表现特征,尊重,欣赏,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可以大胆打开自己,自由的创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需要的爱了?在阅读孙瑞雪的《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时候发现孩子在某一个阶段喜欢扣洞,某个阶段喜欢爬高,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限制孩子,而是应该结合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兴趣点,去推动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感受空间,高矮,色彩等等,美术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同样也应该顺应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特点,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带着探索和思考顺利的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第三: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所以在孩子的饮食上会分外的用心,我们也会思考怎样让各种营养元素的合理搭配,让孩子全面的吸收,怎样出搭配食材,让菜品的口感被孩子喜爱接受,好的美术课堂同样也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从食材上,选择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艺术发展规律以及艺术作品的美术语言和价值观,在内容上包含了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在口感的处理上,会更多的思考方法和兴趣等,让孩子更易于接受,甚至我们还会教会孩子怎样好好的吃饭,怎样带着正念吃饭,享受自己的每一餐,这也是美术教育中的育对孩子品格方面的全面塑造。
第四:都说父母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说明书,孩子通过父母去打开自己的认知世界,作为美术教师,一堂美术课堂,同样也是打开孩子世界的窗口,我们不仅要了解百科知识,生活常识,诗词歌句,哲理故事,最重要的我们作为孩子审美上的引领者,我们也首先要爱美,能感受美,懂美。所以古今中外的画作,博物馆的遗迹,各种建筑,到底是什么流派的,美在哪里,创作原理是什么。。。。都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
周末的遛娃更是必不可少的,去儿童乐园,去公园,接触大自然,看看动物,感受天气变化,创造和同伴接触的机会,这同样也是孩子打开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就像在美术的创作中,孩子非常的依赖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身体经验,这也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和宝藏。
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在学习怎样更好的去爱我的孩子,作为美术教师,我也在学习怎样去好好的爱自己的学生,我相信爱的语言都是相通的,也希望,带着这种双重的身份,不断的学习,好好的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