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真漂亮,很有视觉冲击力!”年轻的父母看着孩子刚从绘画特色班拿回来的作品,眼神里满是欣喜。“我们孩子看来很有美术天赋!!色彩很漂亮,涂色也没有出框,画得真像。”
我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听到父母如此欣慰的话语。但这可能是家长一相情愿的理解。
当孩子照着老师的“儿童作品”抄一遍,父母在心底里把孩子当作有艺术天赋。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不是孩子思考的结果,思考来自教师。其实很多的家长都知道一点,而自己的孩子只不过在动手复制而已,但这仍然给家长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毕竟这是自己孩子的手描绘出来的(不管是怎么描绘的)。
在文学方面,我们不会把完整抄写莎士比亚作品的孩子看作有文学天赋,更不会把抄写《老子》的孩子看作有思想。在文学的领域,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这两者,而在绘画的领域,我们则容易因为技巧的华丽而忽略了这两者的不同。我知道当孩子画出与老师范画一模一样的图形时给我们带来的满足和欣慰。然而,儿童美术教育中,孩子们往往被引导去认同事物,为了所谓的“学习”可以抛弃自己的感受与情绪跟随教师描画。这一倾向,令人生畏。
毕加索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有了想象力的参与,孩子的情感才得以宣泄,对生命的体会和认识才能够表现。尽管大多数的老师会告诉你认为 “孩子能学习到控制能力和规范的纪律”。但是,孩子刻板地跟随教师既定的轨迹做手的生理运动,这也并不是容易的,孩子经由这样的控制,生理上的灵活消失了,手的自由也被限制了。同时,这也势必压抑住自己的情感表达。这些复制的作品跟孩子一点良性关系也没有,孩子既不需要动脑筋思考,也不需要判断何者是自己需要表现的和不想表现的。因此,这“天赋”其实是老师蹩脚的“作品”的结果。 经由模仿过程的训练,孩子的思想可能变得依赖成性,被动而缺乏适应性。相对的,由于孩子们无法重复和发现自己的经验,而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来认识自我,以一种孩子陌生的方式来理解自己,这也对他的自信心产生挫折感。在这个“天赋”表面下隐藏的是孩子自我表现的压抑和思想的牺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