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15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欣赏的理论基础(一):形式主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3 23:35: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家或艺术教师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甚么是艺术?甚么是美?要如何欣赏艺术之美?自十八世纪中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 Baumgarten1714-1762)提出美学(Aesthetics)这个术语,并将其定义为美的艺术的理论之后,有关艺术与美的问题,似乎理所当然的要在美学中寻找答案。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在参与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被卷入「何谓艺术?何谓美?」的哲学辩证之中。很多人都有在国内外艺术馆参观的实际经验,当我们面对一件作品,特别是所谓大师级作品时,多数人真正感兴趣的议题往往是:这件艺术品想表达什么?这位艺术家在什么样的时空背景下创作这件作品?为什么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这件作品到底好在哪里?若要严格区分,这些问题其实已经脱离美学的范畴,而是属于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研究领域。
  当代艺术理论专家们,以美学为基础,结合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方法与研究成果,提供我们在从事艺术欣赏时,能够从更具体而多元的角度切入,获得更多欣赏艺术品的乐趣。纽约市立大学亚当斯教授(Laurie Schneider Adams)在其《艺术方法论》(The Methodologies of Art, 1996)一书中,便列举了形式主义(Formalism)、图像研究(Iconography)、传记与自传研究(Biography and Autobiography)、女性主义(Feminism)、马克思主义(Marxism)、符号学(Semiotics)以及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等七项重要的艺术理论,其中符 号学又包含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后结构主义(Post- Structuralism)以及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以下将由形式主义着手,藉由多彩多姿的当代艺术理论帮助我们一窥艺术殿堂的门道。
  鼓吹形式主义最力的学者首推英国艺术评论家弗莱(Roger Fry, 1866-1934),其发展约与印象派及后期印象派同时(1870-1920)。他主张在欣赏一件艺术品时,应该忽略艺术家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或文化因素,而把焦点放在作品本身。藉由分析作品的形式因素(formal elements),来检视其所呈现的美感效果(aesthetic effects)。所谓形式因素,在视觉艺术中包含点、线、面、空间、色彩、光线等;而其所被期待呈现的美感效果则有平衡、次序、比例、对比、和谐、律动等。
  弗莱的观点主要植基于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的美学。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正处于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经验主义(empiricism)两个对立观点的冲突之中,前者根源于柏拉图以来对于先天理式(Idea)的追求,主张美即完善(good);后者则包含十六到十八世纪间英国几位哲学家例如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以及博克(Edmund Burke, 1729-1797)等人,强调感官经验是所有知识的来源,主张美感即快感(pleasure)。康德企图弥平两派冲突,一方面接受了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美感是一种快感,另一方面却也修正了经验主义的观点,而主张美是一种不涉及利害计较,亦即不带任何欲念与概念的单纯快感或满足感。在康德的观念里,美只涉及观赏对象的外在形式,例如大自然单纯的景色、不涉及主题性的纹饰或素描等。康德的理论将审美视为人类「情」(emotion)的心智活动,而和其它两项心智活动,亦即「知」(cognition)和「意」(will,亦即道德理性方面的能力)区隔开来,并认为人类的审美判断是一种想象力与理解力的游戏(free play of the imagin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弗莱汲取康德美学的要义,一方面主张对艺术品的赏析应该超越主题,回归纯粹的形式;一方面也强调对于形式的分析,应着重在其所激发的情感效应(emotional effects)。
  1910年,弗莱在伦敦主办了一场后印象派展览,高更、梵谷、塞尚等人的作品都被囊括在内。在作品目录的介绍词中弗莱提及,这些参展者对于早期印象派最大的批判,便是在于这些先驱画家们忽略了绘画乃是一种探索和表达情感的媒介(Martha, 1974, 645)。
  如何以形式主义的观点来欣赏评论视觉艺术呢?亚当斯(Adams, 1996)曾以毕加索(1881-1973)的画作做为例子。毕加索也是很早投入印象派反对阵营的画家,图一是他蓝色时期的作品《老吉他手》。整件作品以近乎单色调的蓝,表现低沈忧郁的意境。根据亚当斯的陈述:「毕加索刻意拉长人物的身长,干瘦的轮廓给人一种枯槁劳累的意象。银样的光影,恰如其份的搭配吉他手纤细痀瘘的身形比例,使画面充满着神秘诡异气氛」(23)。 这种藉由分析作品在线条、比例、色彩等视觉要素所产生的情感效应,正是弗莱所强调的重点。

2#
发表于 2010-11-29 12:58: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理论很重要!
3#
发表于 2011-1-10 20:43: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4#
发表于 2011-1-17 14:54:00 | 只看该作者
理论很重要  是我们实践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5#
发表于 2011-3-21 11:45:3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顶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