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实验)
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实验)
石岩公学“小脚丫”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
学科:美术
班级:五年级4班
实验教师:赵晓天
参与人员:班主任、学生家长及同学
2005年元月
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需要建立一套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就是这种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学习成长过程的资料袋,建立“美术学习成长记录袋”,旨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美术学习过程进行思考和评价。它是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是加强了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弱化传统评价方式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和内在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评价的原则:
1、 全面发展的原则:评价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既注重学生美术能力的发展,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
2、 注重差异原则:评价注重学生在原由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注意学生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语言、性别方面的差异,给予公平对待。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上,不强求一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
评价方式:
主要采取质性评价方式。质性评价是美术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它注重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联系;它适应美术教学的即兴、变化、生成和跳跃等特点,适合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它可以通过客观描述的方式,对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进步作出评定。
美术成长记录袋收集内容:
1、 对作品创作过程的说明(表明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努力的程度)。
2、 学生的系列作品(其中不仅收藏学生已经完成的、自认为满意或成功的作品,也收藏草图及不成功的作品,表明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广度)。
3、 学生自我反思(包括学生对自己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自己的进步等)。
4、 他人的评价(包括教师、同学、家长等的评价及相关获奖证书等)。
5、 各种预设的学习资料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等。
具体目标:根据学生的学段层次制定相应的目标:
第三学段(5——6年级)
实验班级:五年级4班,36人。
班级情况分析:
该班学生在美术学习上两极分化明显,一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他们主动、热情,爱思考,作业认真负责,有很强的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美术基础较差,学习意志力不强,美术课堂散漫无纪律。由于两极分化明显,导致他们在合作学习方面表现欠佳,缺少团队互帮互学的精神。但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还依然存在,在美术素养的培养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成长记录袋类型:目标型。
目标要求: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一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评价建议:
1、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2、能否尝试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3、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4、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5、能否用近大远小或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
6、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与和谐的知识。
7、能否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8、能否大胆地运用图像和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评价建议:
1、 能否在设计活动表现出创意。
2、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的运用一些形式原理。
3、 能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4、 能否利用媒材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
5、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的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评价建议:
1、 能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艺术文化的成就。
2、 能否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美术与生活、环境以及其他学科关系的浅显认识。
3、 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4、 能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评价建议:
1、 积极地参与探究性活动。
2、 能否用文字、图象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3、 能否积极地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相结合的方式提出自己方案。
4、 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积极的动脑、动手。
5、 在讨论中,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6、 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具体操作方法:
1、 每学期收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3——6件。
2、 填写《作品创作过程说明》,粘贴于相应作品的背面。
3、 填写《作品创作自我反思表》,粘贴于相应作品的背面。
4、 收集他人评价的文字资料,分类列表。
5、 收集自主学习的资料、信息等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