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大美术教学的研究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王 晓 文
内容摘要:
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在徘徊,处于缺少大胆的改革创新的时代,构建大美术教学的研究恰好逢上全国新课程的改革,不谋而和,以此为契机,构建大美术教学就是树立“大美术”教学观,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教学,为学生学美术、用美术开辟大的时空,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的“大美术”教学。
通过邂逅大美术教学、认识大美术教学、构建大美术教学等几方面来论述研究的过程、感受。在构建大美术教学的内涵主要在构建大美术的学习氛围、大美术的学习课堂、大美术的创作思维、大美术的学习空间、大美术的评价方法五个方面,突出在大美术的学习课堂、大美术的创作思维、大美术的评价方法中,大美术的学习课堂从学习的内容、形式、过程及绘画 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等领域展开;大美术的评价方法从建立美术作品屋、运用大美术评价卡及课堂结课时的评价入手的,形成大美术教学基本框架。
关键词:小学 大美术 学习课堂 创作思维 评价方法
小学大美术教学的研究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王 晓 文
邂逅大美术教学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陈旧的教育观念、封闭的教育等环境因素制约影响,小学美术教育中形成“小美术”教育观念,只将美术知识技能学习训练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唯一基本形式与目的,培训几个尖子生撑学校门面,走向专才教育,与素质教育、美术的普及教育背道而驰,甚至有的把绘画教育等同于美术教育,多数小学生长期坐冷板凳,得不到真正的美术教育,受害很大,这是学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缺乏大美术。
追根溯源到古老的教育形式的产生过程:师傅带徒弟。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也是师承与某人,教师耳提向命,学生洗耳恭听,惟命是从,或择一风格画法效仿,间接师承,凭师父的知名度和自己的聪颖灵巧对老师也是言出必紧跟亦步亦趋。虽然主张师从造化,提倡观察、记忆、写生,提高文学修养、人品,但注重的美术技法的,专业的教育,不是面向全体的普及的教育。
近代美术教育中,蔡元培先生曾从理论上提出美育与世界观教育相结合,而且身体力行,但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微乎甚微。
到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系统的教学理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去获得美术技法而产生一个美术家”。俄国伟大画家、杰出美术教育家契斯卡科夫的教学思想对我国美术教育影响非常大,他提出:“规范图画,学习严格地说,应当始终依据事物”,也是典型技法训练目标。
在1987年第一期《美术研究》中赵友萍的《我办第二画室的想法》一文里约有600字的简要阐述“建立大美术“观念,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合整合、相互渗透的系统工程。
1992年7月,广州美院的郭绍纲在“中外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又作了大美术观念的述说。
1998年《美术研究》第一期中,东南大学的张道一教授发表了《我的“大美术”》专论文章。
北京张自忠小学美术教育针对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也作了大美术教学研究。
对于现在小学的大美术教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也就引起我的强烈思考:现在小学美术教学徘徊不前,症结何在?出路何在?何不在小学中以学校为核心构建小学大美术教学,树立大美术观念,实施大美术教学 。
认识大美术教学
构建大美术教学就是树立“大美术”教学观,建立开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教学,为学生学美术、用美术开辟大的时空,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合的“大美术”教学之路。内涵主要在大美术的学习氛围、大美术的学习课堂、大美术的创作思维、 大美术的学习空间、大美术的评价方法上展开研究。大美术教学,既培养审美的人,又培养完美的人。既教知识,培养能力,又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认识,发挥美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活动。这87个字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马克思的教育观是大美术观。美育的核心是人的完美发展,美的知识,美的技巧等具体内容是美育的桥梁。
构建大美术教学
一、构建大美术的学习氛围
给孩子以美的享受,让孩子自由地表现美,为他们创设一种大的美术学习氛围,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全息的学习环境。教学理念之美,教师之美,教室之美,校园之美,家庭之美,社会之美,让孩子去发现寻找身边的美,使孩子们想学美术,想表达自己美的心灵世界,乐于表现,最终展现真实开心的自我。首先,教学理念(大美术)美,引导学校的美术教学,解放孩子的心灵,孩子的手、脑等,仰望孩子的可贵之处。同时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师从理念之美深入,美术教师的形象之美,课堂语言之美,手势之美、服饰之美,让孩子感受到教师是美的化身。教室是孩子们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的主要场地,非常需要美,课桌、门、窗、墙壁、黑板、灯、风扇、生物角、展示板等教室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要有整体的大美布局和谐统一。校园之美:学校的大门、草坪、花坛、教学楼的完美设计组合,用宣传窗、书画长廊、展示板、涂鸦壁等场地展示孩子们的美术习作,教室及走廊内悬挂师生创作的精彩的美术作品。组建孩子们自己的组织“绿蝴蝶美术中心”请东阳籍著名画家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著名画家卢辅圣题名,中心收藏教师和孩子们创作的特别精彩的美术作品,每个季度定期出刊《绿蝴蝶美术》报,自今发行九期,学校提供两个100多平方米的画室,孩子们可以长期的学习创作,每年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书法现场赛、美术表演赛,一年两次美术作品展,组织孩子“写生五校”、“想像五校”的作品赛,通过这样多种形式创设大美术氛围,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表现欲,为孩子美的成长造就舒适的土壤。
二、构建大美术的学习课堂
美术学习的重要渠道在课堂,课堂中如何给孩子一个大美术的课堂,给孩子一个好机会,在大美术中感受,表现他自己,教师放得开,学生乐开怀,学生个个学开心,人人出作品,大美术课堂的学习内容大有自主性,学习形式大有综合性,学习过程大有体验性。
(一)学习内容大有自主性,包含可以看到的、想到的、天上的、海里的、小说里的、故事里的都有,同时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如在四、五年级开学的第一节课,第一个问题,说说自己在新学期里想学什么知识?并请孩子们把自己想学的内容在黑板上自由地写出来,小组讨论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再给时间,让孩子们浏览课本中给我们的内容,然后全班一起讨论,公决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第二个问题你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第三个问题你怎样创作出最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最后讨论如何展示我们学了一学期后取得的成绩和成长的历程,通过画展,美术屋等方式来表现自我。
(二)美术学习的形式大具个人综合性,课堂中美术的学习不要太局限于画画,可以由画、剪贴、撕、刮、刻、缝、绣、扎染、印、拓、折、捏、拼、摆、烫、捞、洗、吹等等各种方法的综合。说一说,童稚的语言说说美的感受;做一做,灵巧的小手做做美的物品;剪一剪,小小的剪刀裁出美的生活;撕一撕,撕出随意的感觉,创造无限的暇想;贴一贴,普通废旧物一粘一贴演绎变废为宝的艺术过程;玩一玩,放纵的心情体验美的艺术历程。
(三)美术学习的过程大具有体验性,注重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不要教师硬性的灌输、注入,让孩子主动参与、体验美的过程。
如以“绘画 表现”为主综合的《鱼》这一课为例。通过①导课(撕纸游戏)老师撕纸:随便撕出一个形状来,猜撕的形状像什么?②学生撕纸:随意撕一张纸,说自己撕的像什么?画物体。③猜物:作品翻过来,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画的是什么东西?④赏鱼:海底世界。(多媒体展示有声有色的鱼资料片断。)⑤说鱼:同学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说是美丽的鱼呢?看看刚才撕的形状是不是一条鱼呢?⑥画鱼:把刚才画的物形翻过来,看能不能变一条鱼⑦展鱼:由学生自己布置展板。全班所有学生的作品都得以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感。⑧出课题:问学生,今天我们这节课的课题叫什么好?《奇奇怪怪的鱼》、《多变的鱼》、《快乐的鱼》、《鱼的家庭》……(多么棒的课题!)⑨学生评课: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⑩画鱼泡:看,小朋友们画了这么多鱼,请大家给自己喜欢的鱼画上鱼泡泡。小朋友画好鱼泡,教师评说,给没有鱼泡泡的鱼画上泡泡鼓励孩子。⑾结课:小朋友 ,看,你们的这么多的鱼在清清的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象我们说再见了,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再见!
鱼是美术教学中常画的题材,许多课所教授的都是如何画鱼,如何创造一些新鱼。其实美术课重在给学生一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一种思维的锻炼,一种潜能的开发,一种过程的体验,将新颖的想法用成果来展示。通过开放式的大美术学习探索,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自己的个性作品。从借形画物到以物画鱼,此课采用悬念引新,激发兴趣,启发诱导,发散思维的开放式学习方法,而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展示舞台。
“欣赏 评述”是大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一、选好题材和内容是“前提”。教师不要以自己的爱好选择作品,要选择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与儿童的认知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作品。1、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2、对欣赏的内容进行“童化”的加工、处理。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关键”。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大美术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的印象和直觉(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三、规范教学流程是“保证”。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大美术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
在“设计 应用”中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理想,并运用设计的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 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养成事先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如小学四年级的一堂美术课,课题是《有趣的课程表》--制作一个有趣、美观而又实用的课程表。学习时数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师首先以与学生问答的方式导入本课的教学,讨论课程表的用途。教师提出课程表醒目美观、有趣实用方面的设计要求。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把课程表做成什么形式才能达到醒目美观、有趣实用、实用性。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构思,说明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充分地肯定和赞赏巧妙创意的构思,下一步学生将自己的创意画出草图,画草图过程中再不断加以调整、修改、完善。学生画草图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下课前教师提醒学生回家后将自己打算采用的材料和相关工具准备好,下节课带来。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结合进行合作,分工准备材料工具。
第二课时是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构思付诸实现的过程。因为在材料选择方面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带来的材料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如吹塑纸、塑料片、小瓶盖儿、纽扣、硬纸筒以及细铁丝细木棒等,最多的还是各种色彩、厚薄不一的各种纸板等。快下课了,绝大部分同学的面前都出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表,有的是套挂成链式,有的是穿插式,有的是滚筒式,有的是翻折式,有的是抽拉式,有的以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课程,或者以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示不同的课程,这样远看即使看不清字也能分辨出不同的课程。绝大部分课程表都达到了有趣、实用、美观、醒目的要求。作业的展示和讲评是师生互动的、交流的,教师的作品也得到了学生提出的很有价值的改进建议。最后,经过师生共同评选,确定了六个课程表作为优秀作品用于在教室里黑板旁边轮流悬挂,每个课程表悬挂一个星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