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登录

查看: 1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龙念南老师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3 17:0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龙念南老师对话

                              ——谈儿童画创作与辅导
龙念南 中国儿童中心《中国校外教育·美术版》执行主编

 

序:关于儿童画的界定以及它的创作、辅导一直困扰着我们,作为儿童画辅导的一线教师更是惴惴不安,因为我们不想因为由于我们的参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艺术发展,我们不能好心办坏事---

    龙念南老师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之一,在此感谢他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敬礼。

 

龙念南:儿童画的概念

对“儿童画”一词的解释,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论,直到1985年的全国美协会议上才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结论。认为“儿童画”一词包含有两个层面的解释,一个是美术范畴的“儿童画”,一个是教育范畴的“儿童画”。

属于美术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狭义的绘画角度来解释的,指的是画家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绘画作品。虽然画家们的创作也叫“儿童画”,但是这个“儿童画”的关键是画家们以美术的形式为儿童服务,我们需要的是最后的结果。画家们是美术范畴“儿童画”的主角。这其中包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连环画、儿童读物插画、卡通画、宣传画等等。除此之外,在美术专业的领域内,人们还常将那些以儿童形象和儿童生活为创作内容的绘画作品包括在其中,虽然这样的作品大多数并不是专门创作给儿童欣赏的。“儿童画”在美术领域得到承认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我国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儿童画”类型的作品基本包括在各个画种和插图艺术之中。

属于教育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美术的广义角度进行解释的,指的是儿童以绘画的形式所进行的活动及作品,儿童是这个范畴“儿童画”的主角,在这里看重的是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过程。教育者和研究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发展。反过来,教育者和研究者又利用这些特点找出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绘画作品并不能作为一项专门的美术门类同画家们的创作划等号。如果一味的将少年儿童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同成年人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划等号,从教育的角度就会起相反的作用,抑制甚至扼杀了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当然,也有很多艺术家非常看重和欣赏儿童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但是这样的欣赏与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带有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成分的认可和赞同。

从美术的角度来讲,美术活动包含了人本的与社会的两大方面,这其中又有情感的、智力的、技术的和创造的四个基本因素。而在具体的创作表现上又可以分为具象的、意想的和抽象的三种造型类型。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由于自身发育的特点,儿童对图像的感知、识别和记忆的能力特别强,而对文字和数字的接受能力晚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图像,所以他们不适宜过早地接受文字、数字等比较抽象的、带一定逻辑性的知识内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所依赖的应该是更多的通过形象性的、游戏性的活动。一般的绘画活动正好符合形象性和游戏性这两个特点。

风清扬:

    龙老师在这里已经非常明确的介绍了“儿童画”范畴。虽然我从事了近十多年的儿童画辅导工作,但是,在未听您介绍之前对于其准确的界定仍然是很模糊的,而且只是一味地埋头做辅导工作,也很少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在弄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我们下一步会很容易弄清楚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努力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不会继续再在那些无谓的问题上纠缠和浪费时间了。

   显而易见,目前我们现在所轰轰烈烈开展的“儿童画”是后一种范畴,是属于教育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美术的广义角度进行解释的儿童画,是以儿童绘画的形式所进行的活动及绘画作品,儿童是这个范畴的主角。在这里我们看重的就是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过程。

    作为美术辅导教师自然就是教育者和研究者,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发展。反过来,我们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特点找出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龙老师您还提到:儿童绘画作品并不能作为一项专门的美术门类同画家们的创作划等号。如果一味的将少年儿童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同成年人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划等号,从教育的角度就会起相反的作用,抑制甚至扼杀了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的思考自己的工作(辅导工作),在荣誉面前属重属轻,谁重谁轻,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多获奖而过多的干涉学生的创作;也不能妄想“无为而制”一切都依赖学生,这是有个度的把握。您的提醒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谨慎和小心翼翼,但愿让我们所有的工作都真正是为了儿童的艺术素养有所发展。

    龙老师我还在思考一个您前面提到的问题:有很多艺术家非常看重和欣赏儿童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但是这样的欣赏与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带有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成分的认可和赞同。这里的艺术家们的“欣赏和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这些儿童画辅导教师在这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辅导二字又体现在哪儿?这里的“度”又如何把握?艺术家们大可不必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只要凭着自己的个人素养和敏锐的感觉去欣赏一下、评价一下就行,但是作为教师却不得不要弄清这些问题,因为我们还是要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还要辅导儿童去创作儿童画的。否则,我们的工作将是继续在——“飘”。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难道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不也是带有偶然的成分吗?就不允许儿童们偶尔也“偶然即兴一次”?

    ------(笑。)

 

龙念南:当前儿童绘画发展类型

风清扬:

    龙老师,我想这个话题题目叫《当前儿童画创作的辅导类型及发展》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在这里您所系统介绍的是当下全国范围内的儿童画的辅导类型与发展现状。

 

    “专业型”儿童画指的是以成人绘画学习的模式对儿童进行绘画技能技巧的教育,以对成人的绘画作品评价的方式评价儿童画的教学与活动的类型。这类的儿童画,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画,它只是以儿童之手画出的绘画创作。在这种类型的绘画教学活动和创作活动中,辅导者完全或基本按照成年人学习造型艺术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专业型”儿童画的模式确实为我国美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我国以写实型的造型艺术专业教育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从儿童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专业型”儿童画最大的缺陷就是压制了儿童自己观察的目光。  

风清扬

    这种类型不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也是我们极力所摒弃的一种儿童画辅导方式。尤其现在新课改的倡导、人本教育的倡导,我们也坚决杜绝这类影响孩子发展的辅导方法。这是违背儿童正常健康发展规律的一种错爱的教育方法,就如同鲁迅先生儿时的私塾教育一样,虽说也可以成就“伟人”,但这终究是被历史淘汰的教育方式。

 

“传统型”儿童画主要指得是这样的儿童画,这些作品均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但是在形象上又具备儿童自己独特的视角。它从绘画形式上影响了儿童画的发展。“传统型”儿童画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它是建立在儿童自己的造型能力与传统水墨画技巧的有机结合之上的,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要依靠既能帮助儿童把握住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又能将传统的水墨技巧融汇在儿童作品中的优秀画家兼教师的辅导。而在全国范围内我们至今仍然缺少这样的优秀画家兼教师。这正是造成了许许多多无个性的“小齐白石”、“小徐悲鸿”出现的根本原因。

风清扬:

    这是目前睢宁县(“儿童画之乡”---教育部授)所采用的主要辅导方法,也是全国最常见的辅导方法,也是我们研究最多的、尝试最多的辅导方法。在我们的国内外大赛获奖作品中也频频出现这种辅导方法。它是建立在儿童自己的造型能力与传统水墨画技巧的有机结合之上的,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要依靠既能帮助儿童把握住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又能将传统的水墨技巧融汇在儿童作品中的。

 

所谓“形象型”儿童画,主要指的是以既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又适合儿童欣赏和表现的形象进行的儿童绘画创作。这些形象主要是由成人根据儿童自己创作形象的特点进行美术化概括后又传达给儿童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将儿童读物或卡通片中的形象传达给儿童,由儿童们领会并记忆后用在表现自己生活的作品中。很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即使是低年龄的儿童,他们也需要表现自己的生活,但是“专业型”的表现方式又是这个年龄阶段儿童所力不能及的。而“形象型”儿童画既可以减少儿童在“想象型”中盲目的想象,又可以比较容易地教会儿童运用比较简化和概括的形象表现自己的生活,在低年龄儿童绘画的创作中适度的填补了“专业型”的不足。运用“形象型”表现方式的关键是表现过程中的灵活性。成人传达给儿童的形象主要是供儿童参考的桥梁,作品最终要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志完成,而不能以是否与成人所传达的形象相一致作为最后的标准。如果一味的以成人所概括的形象作为儿童创作的标准。其结果就是彻底扼杀儿童的创作才能。简笔画泛滥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风清扬

   这种风格的儿童画辅导在引领儿童入门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观察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兴趣的提高,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法(绘画语言、手法)来进行创作。否则,将制约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龙老师所说的这种类型的确存在于实际教学中,我们大部分美术教师也都能意识到其中的利弊,但广大家长和幼儿园的非专业儿童美术老师却往往热衷于这类训练(简笔画的训练)。因为,他们常常能被这种辅导方式下孩子的成果所陶醉。

  力戒之。

 

   “写生型”中的“写生”一词已经同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不同了,只是表示儿童在完成作品时是面对了一个客观的对象而已。儿童在面对这些对象进行创作时,实际上都自然地引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正是由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儿童们此时的心态其实同许多画家写生时的心态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与自主性上存在极大的差别。“写生型”儿童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儿童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为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对象,由于不是默画,所以儿童们仍然会表现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由于面对具体对象可以不断的观察和认识,所以儿童的细微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也较之前几种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写生型”儿童画也同样有自己的缺陷。由于儿童的转移能力和联想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如果过分地强调以写生的形式进行创作,很容易造成儿童写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脱节,儿童很难将自己从写生中观察到的细节或情节自如地应用到想象为主的作品中。所以,在“写生型”儿童画中,既要引导儿童敢于面对真实的对象进行创作,又要提示他们认真入微的细致观察和表现。更需要把握如何保持儿童自身的特点和想象的胆量。这就对辅导者的辅导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风清扬:

    这一类型的辅导方法,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技巧,又符合儿童特定年龄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获奖的作品也都是用这种方法捕捉到的灵感结晶。

 

    “地方型”和“现代型”儿童画,都是都是辅导者在前几种儿童画类型的基础上,受现代美术思潮的影响,结合地域民间美术特色和西方现代美术特色而出现的。这两种类型的儿童画都有极强的地域个性,它们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儿童画的特色,这一点在中国儿童画创作同国外儿童画创作比较时尤为明显。但是,过分强烈的地域个性又很容易带来了对儿童个人个性的压制,这也正是两种儿童画类型的缺陷所在。

风清扬:

    这两类辅导方法是站在各类作品风格汇总的高度来说的。其实它们已经重复的出现在不同地区差别的儿童画辅导当中,只要有地域的不同,就会有不同风格的自然出现。在这里可以不必单独列为一种辅导类型,您说呢?龙老师--

 

“多元型”儿童画的第一个特点是广泛吸收各种儿童画类型的优势与特长,以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来提高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教师在具体的辅导中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形式。而是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主导,以个体儿童的个性为主导,以此时此地的创作对象为主导,以提高儿童的美术能力为主导。这就大大丰富了儿童绘画创作的个性特色。“多元型”儿童画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泥于个别的绘画创作形式或创作材料,只要符合第一个特点所要求的内容,创作形式的选择和材料的使用都可以是随机的,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许多辅导者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儿童美术所用,使得近年来儿童美术作品的样式越来越丰富,有些作品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分类样式来判断区别了。这大大丰富了儿童绘画作品的创作样式。

风清扬:

     我很喜欢这个名称----“多元型”。

     儿童画在近几年来飞速的发展与演变着,随着国家艺术课程的深度改革,儿童画辅导与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并且随着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的迅速提高,加之网络信息化的传媒参与更快地加速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与进步。我想“多元型”不仅仅表现在画面的表现形式上,材料的丰富上,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上。

    现在,全国上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我们也坚信多元型的辅导方式在今后的儿童画发展道路上必将占有主导地位和主流趋势。也只有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繁荣与发展儿童画,才能让这朵艺术奇葩开的更艳。

 

龙念南:绘画创作的一般方法

创作画的关键在“创作”二字,其意思就是作者自己创造的作品。既然是自己创造的,它首先就必须和别人创造作品不一样。首先是表现的内容最好同别人的不一样,即使内容一样,观察的角度也应该不一样。内容和观察的角度一样,表现的方法要不一样。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和别人(包括大画家)画的一样,一幅画表面看即使画得再好,它也不能算作一幅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临摹画。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能算一幅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写生画。创作画要“创作”出作者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作者自己认为最美的作品。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把自己平时练习的水平体现在画中,让它既有作者自己想告诉别人的一切,又符合自己心中美的标准。

风清扬:

    我非常赞同龙老师的这一观点,您把儿童画的“创作”不文不火地阐述的非常清晰。广大的从事儿童画辅导的教师如果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其中的内涵,我想是能够把握住辅导过程中的度的问题,同样欣赏儿童画的朋友也就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和研究儿童画了。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想龙老师在这里没有把这个问题话说完,没有把这个问题展开来说,如果有机会我们再继续共同探讨。

     ----期盼,等待。

序:关于儿童画的界定以及它的创作、辅导一直困扰着我们,作为儿童画辅导的一线教师更是惴惴不安,因为我们不想因为由于我们的参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艺术发展,我们不能好心办坏事---

    龙念南老师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之一,在此感谢他给我提供的这样一个机会。敬礼。

 

龙念南:儿童画的概念

对“儿童画”一词的解释,在我国一直存在争论,直到1985年的全国美协会议上才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结论。认为“儿童画”一词包含有两个层面的解释,一个是美术范畴的“儿童画”,一个是教育范畴的“儿童画”。

属于美术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狭义的绘画角度来解释的,指的是画家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绘画作品。虽然画家们的创作也叫“儿童画”,但是这个“儿童画”的关键是画家们以美术的形式为儿童服务,我们需要的是最后的结果。画家们是美术范畴“儿童画”的主角。这其中包括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连环画、儿童读物插画、卡通画、宣传画等等。除此之外,在美术专业的领域内,人们还常将那些以儿童形象和儿童生活为创作内容的绘画作品包括在其中,虽然这样的作品大多数并不是专门创作给儿童欣赏的。“儿童画”在美术领域得到承认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在我国则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儿童画”类型的作品基本包括在各个画种和插图艺术之中。

属于教育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美术的广义角度进行解释的,指的是儿童以绘画的形式所进行的活动及作品,儿童是这个范畴“儿童画”的主角,在这里看重的是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过程。教育者和研究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发展。反过来,教育者和研究者又利用这些特点找出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绘画作品并不能作为一项专门的美术门类同画家们的创作划等号。如果一味的将少年儿童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同成年人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划等号,从教育的角度就会起相反的作用,抑制甚至扼杀了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当然,也有很多艺术家非常看重和欣赏儿童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但是这样的欣赏与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带有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成分的认可和赞同。

从美术的角度来讲,美术活动包含了人本的与社会的两大方面,这其中又有情感的、智力的、技术的和创造的四个基本因素。而在具体的创作表现上又可以分为具象的、意想的和抽象的三种造型类型。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由于自身发育的特点,儿童对图像的感知、识别和记忆的能力特别强,而对文字和数字的接受能力晚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图像,所以他们不适宜过早地接受文字、数字等比较抽象的、带一定逻辑性的知识内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所依赖的应该是更多的通过形象性的、游戏性的活动。一般的绘画活动正好符合形象性和游戏性这两个特点。

风清扬:

    龙老师在这里已经非常明确的介绍了“儿童画”范畴。虽然我从事了近十多年的儿童画辅导工作,但是,在未听您介绍之前对于其准确的界定仍然是很模糊的,而且只是一味地埋头做辅导工作,也很少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在弄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我们下一步会很容易弄清楚我们的研究方向和努力目标,做到有的放矢。不会继续再在那些无谓的问题上纠缠和浪费时间了。

   显而易见,目前我们现在所轰轰烈烈开展的“儿童画”是后一种范畴,是属于教育范畴的“儿童画”,是从美术的广义角度进行解释的儿童画,是以儿童绘画的形式所进行的活动及绘画作品,儿童是这个范畴的主角。在这里我们看重的就是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过程。

    作为美术辅导教师自然就是教育者和研究者,我们的工作就是通过研究和分析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和认识儿童的发展。反过来,我们必须掌握和利用这些特点找出更加适合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以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龙老师您还提到:儿童绘画作品并不能作为一项专门的美术门类同画家们的创作划等号。如果一味的将少年儿童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同成年人的绘画活动和作品划等号,从教育的角度就会起相反的作用,抑制甚至扼杀了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得不停下来反复的思考自己的工作(辅导工作),在荣誉面前属重属轻,谁重谁轻,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让学生多获奖而过多的干涉学生的创作;也不能妄想“无为而制”一切都依赖学生,这是有个度的把握。您的提醒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谨慎和小心翼翼,但愿让我们所有的工作都真正是为了儿童的艺术素养有所发展。

    龙老师我还在思考一个您前面提到的问题:有很多艺术家非常看重和欣赏儿童所创作的绘画作品,但是这样的欣赏与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带有一种对艺术创作的偶然性成分的认可和赞同。这里的艺术家们的“欣赏和评价同教育角度的儿童画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我们这些儿童画辅导教师在这其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辅导二字又体现在哪儿?这里的“度”又如何把握?艺术家们大可不必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只要凭着自己的个人素养和敏锐的感觉去欣赏一下、评价一下就行,但是作为教师却不得不要弄清这些问题,因为我们还是要从事这项教育工作的,还要辅导儿童去创作儿童画的。否则,我们的工作将是继续在——“飘”。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难道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不也是带有偶然的成分吗?就不允许儿童们偶尔也“偶然即兴一次”?

    ------(笑。)

 

龙念南:当前儿童绘画发展类型

风清扬:

    龙老师,我想这个话题题目叫《当前儿童画创作的辅导类型及发展》也许更恰当一些,因为在这里您所系统介绍的是当下全国范围内的儿童画的辅导类型与发展现状。

 

    “专业型”儿童画指的是以成人绘画学习的模式对儿童进行绘画技能技巧的教育,以对成人的绘画作品评价的方式评价儿童画的教学与活动的类型。这类的儿童画,其实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画,它只是以儿童之手画出的绘画创作。在这种类型的绘画教学活动和创作活动中,辅导者完全或基本按照成年人学习造型艺术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专业型”儿童画的模式确实为我国美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我国以写实型的造型艺术专业教育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从儿童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专业型”儿童画最大的缺陷就是压制了儿童自己观察的目光。  

风清扬

    这种类型不是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也是我们极力所摒弃的一种儿童画辅导方式。尤其现在新课改的倡导、人本教育的倡导,我们也坚决杜绝这类影响孩子发展的辅导方法。这是违背儿童正常健康发展规律的一种错爱的教育方法,就如同鲁迅先生儿时的私塾教育一样,虽说也可以成就“伟人”,但这终究是被历史淘汰的教育方式。

 

“传统型”儿童画主要指得是这样的儿童画,这些作品均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但是在形象上又具备儿童自己独特的视角。它从绘画形式上影响了儿童画的发展。“传统型”儿童画作品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它是建立在儿童自己的造型能力与传统水墨画技巧的有机结合之上的,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要依靠既能帮助儿童把握住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又能将传统的水墨技巧融汇在儿童作品中的优秀画家兼教师的辅导。而在全国范围内我们至今仍然缺少这样的优秀画家兼教师。这正是造成了许许多多无个性的“小齐白石”、“小徐悲鸿”出现的根本原因。

风清扬:

    这是目前睢宁县(“儿童画之乡”---教育部授)所采用的主要辅导方法,也是全国最常见的辅导方法,也是我们研究最多的、尝试最多的辅导方法。在我们的国内外大赛获奖作品中也频频出现这种辅导方法。它是建立在儿童自己的造型能力与传统水墨画技巧的有机结合之上的,这种结合的关键是要依靠既能帮助儿童把握住自己独特的造型,同时又能将传统的水墨技巧融汇在儿童作品中的。

 

所谓“形象型”儿童画,主要指的是以既符合儿童观察特点、又适合儿童欣赏和表现的形象进行的儿童绘画创作。这些形象主要是由成人根据儿童自己创作形象的特点进行美术化概括后又传达给儿童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将儿童读物或卡通片中的形象传达给儿童,由儿童们领会并记忆后用在表现自己生活的作品中。很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发现,即使是低年龄的儿童,他们也需要表现自己的生活,但是“专业型”的表现方式又是这个年龄阶段儿童所力不能及的。而“形象型”儿童画既可以减少儿童在“想象型”中盲目的想象,又可以比较容易地教会儿童运用比较简化和概括的形象表现自己的生活,在低年龄儿童绘画的创作中适度的填补了“专业型”的不足。运用“形象型”表现方式的关键是表现过程中的灵活性。成人传达给儿童的形象主要是供儿童参考的桥梁,作品最终要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意志完成,而不能以是否与成人所传达的形象相一致作为最后的标准。如果一味的以成人所概括的形象作为儿童创作的标准。其结果就是彻底扼杀儿童的创作才能。简笔画泛滥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风清扬

   这种风格的儿童画辅导在引领儿童入门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观察能力、绘画能力、以及兴趣的提高,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法(绘画语言、手法)来进行创作。否则,将制约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龙老师所说的这种类型的确存在于实际教学中,我们大部分美术教师也都能意识到其中的利弊,但广大家长和幼儿园的非专业儿童美术老师却往往热衷于这类训练(简笔画的训练)。因为,他们常常能被这种辅导方式下孩子的成果所陶醉。

  力戒之。

 

   “写生型”中的“写生”一词已经同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不同了,只是表示儿童在完成作品时是面对了一个客观的对象而已。儿童在面对这些对象进行创作时,实际上都自然地引入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正是由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儿童们此时的心态其实同许多画家写生时的心态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与自主性上存在极大的差别。“写生型”儿童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儿童个性化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因为即使是面对同样的对象,由于不是默画,所以儿童们仍然会表现出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由于面对具体对象可以不断的观察和认识,所以儿童的细微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也较之前几种形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写生型”儿童画也同样有自己的缺陷。由于儿童的转移能力和联想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如果过分地强调以写生的形式进行创作,很容易造成儿童写生能力与想象能力的脱节,儿童很难将自己从写生中观察到的细节或情节自如地应用到想象为主的作品中。所以,在“写生型”儿童画中,既要引导儿童敢于面对真实的对象进行创作,又要提示他们认真入微的细致观察和表现。更需要把握如何保持儿童自身的特点和想象的胆量。这就对辅导者的辅导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风清扬:

    这一类型的辅导方法,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技巧,又符合儿童特定年龄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往往获奖的作品也都是用这种方法捕捉到的灵感结晶。

 

    “地方型”和“现代型”儿童画,都是都是辅导者在前几种儿童画类型的基础上,受现代美术思潮的影响,结合地域民间美术特色和西方现代美术特色而出现的。这两种类型的儿童画都有极强的地域个性,它们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儿童画的特色,这一点在中国儿童画创作同国外儿童画创作比较时尤为明显。但是,过分强烈的地域个性又很容易带来了对儿童个人个性的压制,这也正是两种儿童画类型的缺陷所在。

风清扬:

    这两类辅导方法是站在各类作品风格汇总的高度来说的。其实它们已经重复的出现在不同地区差别的儿童画辅导当中,只要有地域的不同,就会有不同风格的自然出现。在这里可以不必单独列为一种辅导类型,您说呢?龙老师--

 

“多元型”儿童画的第一个特点是广泛吸收各种儿童画类型的优势与特长,以它们之间的互补性来提高儿童的绘画创作能力,教师在具体的辅导中不拘泥于某种具体的形式。而是以培养完善的人格为主导,以个体儿童的个性为主导,以此时此地的创作对象为主导,以提高儿童的美术能力为主导。这就大大丰富了儿童绘画创作的个性特色。“多元型”儿童画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泥于个别的绘画创作形式或创作材料,只要符合第一个特点所要求的内容,创作形式的选择和材料的使用都可以是随机的,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特别是许多辅导者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儿童美术所用,使得近年来儿童美术作品的样式越来越丰富,有些作品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分类样式来判断区别了。这大大丰富了儿童绘画作品的创作样式。

风清扬:

     我很喜欢这个名称----“多元型”。

     儿童画在近几年来飞速的发展与演变着,随着国家艺术课程的深度改革,儿童画辅导与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并且随着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的迅速提高,加之网络信息化的传媒参与更快地加速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与进步。我想“多元型”不仅仅表现在画面的表现形式上,材料的丰富上,更主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上。

    现在,全国上下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我们也坚信多元型的辅导方式在今后的儿童画发展道路上必将占有主导地位和主流趋势。也只有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繁荣与发展儿童画,才能让这朵艺术奇葩开的更艳。

 

龙念南:绘画创作的一般方法

创作画的关键在“创作”二字,其意思就是作者自己创造的作品。既然是自己创造的,它首先就必须和别人创造作品不一样。首先是表现的内容最好同别人的不一样,即使内容一样,观察的角度也应该不一样。内容和观察的角度一样,表现的方法要不一样。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和别人(包括大画家)画的一样,一幅画表面看即使画得再好,它也不能算作一幅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临摹画。看见什么就画什么也不能算一幅创作画,最多只能是一幅好的写生画。创作画要“创作”出作者自己的想法,“创作”出作者自己认为最美的作品。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尽可能把自己平时练习的水平体现在画中,让它既有作者自己想告诉别人的一切,又符合自己心中美的标准。

风清扬:

    我非常赞同龙老师的这一观点,您把儿童画的“创作”不文不火地阐述的非常清晰。广大的从事儿童画辅导的教师如果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其中的内涵,我想是能够把握住辅导过程中的度的问题,同样欣赏儿童画的朋友也就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和研究儿童画了。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我想龙老师在这里没有把这个问题话说完,没有把这个问题展开来说,如果有机会我们再继续共同探讨。

     ----期盼,等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