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标题: 安康儿童画方法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杨    时间: 2006-9-2 09:10
标题: 安康儿童画方法论
安康儿童画方法论
安康儿童美术教育是从十年前开始起步的。一开始便以其作品的生动、强烈,指导教师充满热情而引起美术界的注目。特别是其指导方法的理论探索已成为安康儿童美术教育一大特点。十年过去了,当时提出的有争议的议题,已被美术教育界广泛认可。我们提倡的美术家参与辅导的设想已成为现实,“让孩子自己完善自己”的作法,也被大部分家长所接受。这样,几年前安康儿童画的辅导者,变为“观望者”。在这期间我们认识到一个比旧式强化训练更为让人困惑的问题。即:新的美术教育并没有起到完善儿童美术教育的作用,而是更为极端的以纯“画面”为目的,以“纯艺术家”的态度未对待儿童,客观上和过去一样破坏儿童自然发展
??的和谐性。
??
??  从十年前我们反对“技术”为目的的教育方法,到今天我们希望儿童画得到新的强化。其中经历多次“反复”,我们有必要记录这种“反复”,因为“反复”就足“转变”,“转变”就是“建设”与“促进”,是一种从完善教育手段走向教育观念更新的途径与机遇。
??
??
??  一、儿童画与“自然观”
??
??  持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画。
??今天,我国的儿童画辅导群体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新的美术专业力量的加入,更使许多人对过去那种“学生跟着黑板临,照着课本摹”的“旧式教育”非常反感,从而提出了“开发儿童智力”,“提高创造力训练”的新口号。这种口号的做法和过去相比有两点不同。1.儿童绘画作为活动对培养儿童的基本能力有很大帮助,他们(儿童)的绘画行为,就是一种美。即所谓“童心”“童趣”式讨论。2.以儿童年龄的自然阶段作为施教依据,循序渐进。于是有了分年龄进行绘画比赛,出现了12岁以后怎么教等问题。然而实质上在新旧交替中的儿童画讨论,并没有改变美术教育的落后和僵化的现状。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在艺术上缺乏一个科学化、民族化、种族意识的儿童教育观。建立一个“教育观”并不像推翻“旧观念”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美术教育应该先“解放”孩子们。正是出于这种思考,1987年我们提出了“不言教令、听其自然”的儿童美术教育设想,认为绘画活动的特点就是“解放”,让更多的孩于们回到自然中去,认为绘画活动就是一种“游戏”,真正好的儿童画并非产生于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而是出现在走廊的墙壁、地囱、门窗和一切可以利用来尽情发挥的东西上,孩子们的幻想只有在没有任何重负的情况下才得到充分的显现。这样看来,“不言教令”是对特定阶段的儿童有力的帮助。这种做法尊重孩子们的心理及生理发展,也有益于孩子们的自由想像。我们主张“听其自然”冻是“放任”的同义词,而是尊重儿童生理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人(儿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那种“自然”。即:随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变化,不强化、不加速,不套用过多的条条框框,以养活儿童在参加美术活动中的心理负荷。在最初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安康儿童画很快发展起来,但问题也很明显,只作为“展示活动价值”的辅导,并非真正成功的辅导,当儿童作品出现“画式量低”的同时又阻碍了规律性发展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确定儿童画的艺术价值。
??
??  二、儿童画的艺术价值
??
??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能在历史上找到它的位置,而任何一次教育行动都会使受教育者走向一个“绝对”的境地。从儿童画的艺术价值入手,根据儿童的心理结构,进行“艺术环境”教育是安康儿童画的第二阶段。首先我们认为:儿童绘画是人类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风格上说它上联“早期艺术”,下接“现代艺术”。关于儿童画与原始艺术的讨论,已不是新的论题,原始艺术与低幼儿童的绘画造型有着同构关系,这也许是原始人的智能与低幼儿童处于同等水平。又一方面,原始艺术的力量来自于神秘的图腾崇拜,它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冷峻与儿童画正好相反,现代儿童画的那种明晰度是区别于两种艺术的分界线。儿童画与人类艺术发展有着相同的阶段性巧合,我们把儿童画与汉代画像砖做一比较发现:形式、意识同出一辙。正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图式结构”与中古艺术相同,这也许是“低量图式”的同构,但这种同构才真正让我们知道儿童画是研究“视觉史”的活标本。
??
??  儿童画是“天真”、“朴素”的,但决不是“天真”、“朴素”的结果。在“天真”的外表下是一个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命题,“视错觉”是在产生最终知觉系统中正常加工的表现形式,是由物理的(光学成分)和生理学的(视网膜、皮层)以及“认知”原因引起的现象。儿童绘画的实际是儿童生理技能的发展,从依靠心理遗传因素向依靠感官直觉过渡。而“动作”状态决定着画面的“性状、范围、定向”。“情理”上的“所知”、“所感”与视觉上的“错觉”使儿童画出现把远近距离缩短,把杯子底画平,房子里面与外面同时显现,色彩自由分布,构图的不确定性等等。我们讨论了儿童画起回之后,有两点启示:1.用“低量图式”来排除儿童画,用“童心”。“天真”来赞美儿童画,都是缺乏实证的,是对儿童画的表面理解。2.儿童画年龄的阶段性训练一定要结合“文化史”,使其作品产生在与其同构的历史背景之上。因为我们讨论过的儿童视觉认知规律与原始艺术、中古文化。民间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人们经过儿百年的“视觉验证”之后,认识到“视错觉”其实是自然的人的一部分,现代艺术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那么:儿童画正是处于二者之间,它自身的价值就在于这种“错觉”认知
??造成的自然运动之中。
??
??  1989年后,我们让儿童作了古典艺术的参照临摹训练,在这个过程中让儿童自然靠近当代艺术。主要做法是把各时期的世界名画、文物图片及有关实物布置于画室,实际上是一个艺术环境,让孩子们自由地在里面组合临摹,孩子们在找自己语言的同时,也进行了一次秩序与非秩序的对话,也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由儿童心理造成的自然错位,在完成的作品中,出现了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东西,也使安康儿童画走出“纯自然”的范围。然而,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中我们甫先要考察的是人的因素,艺术并不重要。当我们总结这一段教学成果后,间孩子们喜不喜欢这些由他们完成的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作品时,百分之百儿童认为“不好看”。当然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让他们觉得好看而工作,但也决不能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而辅导,以“画”为中心的辅导是不全面的,那么只是一个问题是重要的了,即:让儿童自己创造。也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可创造又如何体现在儿童绘画之中呢?
??
??  三、儿童画与“创造观”
??
??  早在十年前,我们已认识到,儿童画与儿童创造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创造力”并不是培养而是产生,“天才”并非压抑就会失去。事实正好相反,创造力只是一种不同于一般思维的“思维品质”,它的核心是重新建构,而儿童绘画活动是由“画式框架”决定了的阶段性运动,从发展的角度看,顺序是第一位,建构是第二位。所以在儿童绘画活动中,创造并不是由心理过程发展决定的,而是与诸如许多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情感与意志在儿童画的形式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低幼儿童阶段所表现的东西不是由“思维”来决定的。儿童的发展性决定了儿童图式的变化,而创造性己随着情感源源不断地流出了。那种认为通过绘画就能解决“想像力”与“创造力”的流行说法是没有依据的。
??
??  其次,艺术上认为创造力与想像力,并非人们认为那样,到“月亮上去旅游”,“摘星星”及“未来世界”等等,在这里我们要说,这种由成人所创建的“联想迷宫”正在实实在在扼杀“想像力”。想像力与创造力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就是一种求异思维,是从一般事物的体验中发觉其特殊的情感因素,应该是使其生命体验具体化,谓之为“心迹”。往往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当儿童在处理画面时,总以“复数”形式出现,这是一种体验过的体验:这个过程正好和工程师设计图纸一样,追求一种“明晰度”,“说明性”,画面的结构对成人来说是一种暗示,是一种情感化的暗示,对艺术来讲,就是一种创造,儿童首先是在表述一种“视觉化”的感情“明晰性”,表述往往是在无确定、无观念结构的视觉错觉规律下进行的,“社会力量”的因素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调味剂”的作用,于是明晰、破坏、纠正、错觉就构成了儿童画的循环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儿童画走向创造的开始。所以,在我们当前美术辅导中,把创造性、想像力列为儿童画之上的附加物。增值物来追求是一种误解。
??
??  我们无法更为深入地解开“创造”之谜。但好的是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即:从“解放”孩于们开始,让孩了们回到有限的自然之中。然后制造有“文化”背景的活动环境,使儿童画成为有价值的作品。其次认识孩子们在绘画活动中的规律性,加强教师的影响力,最后一问题也是一个最难的问题。怎样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给儿童增加影响力。
??
??  四、“阶段性”与“强化观”
??
??  强化儿童思维专指强化环境和课题的要求,而不是对思维阶段性的破坏。强化一词很容易被理解为强制,其实,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强化,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积极的。所以强化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强化,强化什么。
??
??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证明,儿童绘画活动带有很强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实际上是由心理图式的结构变化决定的。心理图式变化的动力源于儿童心理思维层卜下矛盾运动,儿童艺术思维由幻想层和客观现实层构成,幻想层由儿童主观愿望、游戏、能动性、情感、性格等结构,客观现实层由逻辑、推理





欢迎光临 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http://yzart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