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标题: 转 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面面观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0
标题: 转 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面面观
作为一个曾经的伪装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最关心的当然是美术教育。因为我的女儿年纪比较小,以前我接触的都是小学的美术教育,而且这样的学区展览也不是每个学区都有。而这次展出的包括了幼儿园到12年级(高中三年级)的作业,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美术普及教育从低到高的思路理念,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宝贵的观摩了解的机会。大概有40%的学生作业都会入选,所以真正代表了普及的水平。第一印象几乎可以说是震惊,完全没有想到普通高中生的水平已经这么高, 形式这么多样,表现这么成熟。看完展览对我几乎是“当头棒喝”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也必须调整很多狭隘僵化观念,包括对”美术“定义的思考。我对自己女儿的美术教育可能也有误区,也在反省。我认为美术上和中国教育的反差是最大的,美术上强调集体和整体性则是致命的,一个没有个性的艺术家是没有灵魂的,而个性的培养则不能等到进了美院才开始。
我拍了大量的照片,在这里将连续发表很多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希望吸引一些同行讨论美中的美术教育模式的异同点,相信对你们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观察。
展览是在一个篮球场里,里面满满当当地挂了几百幅作品, 最让我吃惊的是没有任何两样作品是重复的、一样的。高中几个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作品是一人一个摊位, 其他作品是按年级来分的。

我先从低到高每个年级选一张给大家看个总印象。 低年级的时候手工作业非常多, 从一开始每个学生都在搞“创作”。而在中国没进大学之前, 很少有老师鼓励学生搞创作的。

这是一年级的绘画专业, 可以看到老师要求的题材是一样的, 表现手法是由学生自己发挥的。


二年级的一个小朋友的画, 形式感非常强。

三年级的作品, 除了传统绘画, 也有电脑绘画, 材料合成。 其实这些东西完全是可以从小就开始教,学生兴趣也大。

四年级的作品, 炭条和水彩混合。

五年级的作品, 几何排列, 色彩构成。

6年级的作品用锡泊纸做 浮雕效果。

7年级开始学习透视概念, 同时开始学习正规素描。

8年级的字体设计, 每个人都有主题。

高中的好多作品已经很有想法, 形式也很多样,绘画材料的使用非常广泛

这张小画也很有意思

这张传统的油画对一个非专业的高中生来说也很不错了。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1
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学生表现出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主义。他们在基本功不那么扎实的阶段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作画,真诚而热情。我觉得美国老师能把这点教给学生是很难得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想等到基本功好的时候再搞创作时才发现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已经太多,很难打破一些固有的概念。所以我非常羡慕这些学生的随心所欲。
这些都是我们叫的“创作”, 也许不那么成熟, 但是你不可忽视它的真挚和自由。

在我的时代, 老师是绝对不喜欢中学生玩变型的, 可是美国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画。

你可以感到那种无所畏惧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思想扑面而来, 个性才是老师关注的事情。
   

这是2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的画, 你看这是多么鲜活的思想和色彩啊,这样的作品你为什么还要去“教”呢?
  

雕塑和绘画的混合(那只脚是3维的), 请不要嘲笑它的幼稚,鼓励学生的任何构思才是一个好老师的做法。

任何形式的绘画都可以被接受, 艺术本无高低之分。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1
那么美国老师是怎样最大程度保持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呢?我也在尽量寻找答案。我这里选出了很多组作业,这样我们可以在具体的例子中看看美国老师在同一次作业中给了学生哪些发展空间。
这是一组以埃及风格为主题的作业, 色彩风格不能变, 但是画什么是学生自己的选择。

下面2张是以线描为背景, 然后画几只写实的彩色铅笔在上面。也就是说老师给了具体的绘画语言, 但是内容由学生控制。
  

二年级的作品, 中间老师给了相同的鸟的摸板, 学生的自由在背景的构成上, 画面效果非常好。

这种叫scrach boad的纸是在银色的纸上涂了黑色材料,(有现成的卖), 然后用金属笔刮去一部分, 形成版画的效果。 可以看到学生黑白处理的能力已经很不错。

水彩风景作业, 老师只讲水彩风景的技法, 画什么自己选。

另外一个学生明显放松很多。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内容和形式之间老师总有一样让学生自由发挥。 如果内容和绘画语言都被同时老师控制的话,出来的效果必然是一堆雷同的作业。
想想现在中国美术课堂, 你都从学生的作业上看出是谁的作业吗? 似乎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是基本功训练,因为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教我们的, 从来没有人去挑战置疑这样的方法。事实上中国美术学院的招考制度也让老师学生被迫朝同一个标准前进,这是现实所迫。结果是在进美院以前艺术被标准化,学生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进学校以后则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很痛苦地挣脱那些框框套套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在此过程种,也许天才就已经被这样的制度淘汰了。
所以不能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我们的孩子一样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力, 只是在我们这样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创造力被慢慢扼杀掉了,只有少数幸运的人可以摆脱这样的束缚。而不知情的家长也扮演了帮凶的角色。我在美国教过中文学校的美术,很多家长自己不懂,就希望看到孩子能依样画葫芦,今天画个马,明天画棵树,家长就很开心。我叫小孩自由画,家长觉得我什么都没教,最后我觉得非常无趣就再也不想去教了。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2
从幼儿园起美国的孩子就开始接触手工了。我认为在早期的美术教育中,手工的作用比绘画本身更重要。很多最基本的概念比如形、色,二维,三维用手工来传达比绘画更有效。
比如陶艺就等于是做小雕塑, 对孩子的三维空间思维非常有效。 我到了大学才开始学到点雕塑 ,对以前画素描所不理解的问题才搞明白点了。如果我早点开始三维的学习, 对素描的帮助一定会很大。
真人大小的软雕塑也非常有意思 ,对训练学生的比例感很有用, 很直观。

用纺织品做成的材料构成, 学习一些简单的点线面的构图, 疏密关系的构成, 又生动又有趣

纸雕作品

8年级的作品, 都用棍子拼成, 想来人人都会感兴趣

我认为早期用彩纸做作品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帮助孩子将型和色整体化, 儿童时期画画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太注意局部,这种彩纸作业可以把色彩归纳成大色块。 这个作业还有三维概念在里面,一举两得。

这也是彩纸作业, 不过用了锡泊纸, 有金属光泽, 效果更为华丽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2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2
关于美中教育差异的讨论,多数集中在此理论上:中国注重基础学科的训练,而美国注重的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反映在美术教育上竟然也非常一致,中国美术教学在大学之前集中在基本功素描色彩的造型能力上,而美国鼓励的是艺术的创作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时代广场周围画素描肖像的全是中国画家了。中国画家的写实功夫从整体上来说的确超过了美国画家,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这里我发表一组比较传统的基本功的作品,大家可以比较中美学生在写实功夫上的差别, 不过他们即使在基本功训练上也很具个性。作为普通高中生这样的水平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写实水平和中国一流备考班的学生相比差距是明显的。这样的水平肯定是上不了中国的一流美院的。我相信大多数美国普通学校艺术系一年级的绘画水平就不过如此。 他们是进了大学去学画画 ,不象中国是进学校之前就必须画得非常棒才有可能挤进美院。当然美国好的艺术院校竞争也非常激烈的。但总体来说只要你想上肯定有学校录取你 ,只是好点坏点。 美国设计专业的学生也普遍不会画画, 是比较奇怪的。

  


在早期阶段就这样大胆的画法值得赞叹, 象我就非常拘泥于“标准”的画法, 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非常欣赏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做法。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3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3
我想美术普及教育里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提高普通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 感受视觉艺术的美感。 美国学生就算画不好,但到了美术博物馆往往也都能说出个头头是道, 至少她对艺术有兴趣, 有体会, 她眼里看见的世界将会不一样,她的生活无疑增加了很多色彩和内容。 为什么国内博物馆那么少?因为根本还是看的人太少,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看 ?因为完全看不懂 ,不了解 ,去博物馆当受罪。 大多数人把艺术当作和自己生活无关的, 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好像只有少数艺术家可以享受。其实艺术不是神话, 它散落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每个人生来都有权利享受的东西, 只是我们需要给每个人争取这样的机会,教会他们怎样去欣赏。
这一组在小学和高中都反复出现的作业也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这就是让学生重新创作世界名画。 这比纯粹的临摹似乎更有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更深层次地了解大师的手法。
这组是初中的作业 ,用彩色和黑白来分别注解这些名画

对同一张画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手法也不一样,画出来以后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了

这张应该是雷诺啊的那张小女孩吧, 完全变成色块了

  

高中的作品更加忠实于原作一些, 但都有自己的理解在里面。
  


作者: 刘杨    时间: 2013-1-13 22:43
我选择了用最年轻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或者叫电子美术来结束我这个连篇累续的系列报告。我在美国研究生读的是电子媒体设计,按理说我对电子美术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但是由于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太快,各种媒体之间的渗透互动很厉害,有的你简直不知道该叫它什么东西。我觉得要给新媒体定个意反而很难了。按我的理解就是传统的艺术形式不管怎样它是具有物理形态的,除了视觉上可以感受到,还可以触摸到。可是现在的电子美术在电脑和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它存在的形式已经完全是电子形态了,还结合了声、光、点、多媒体等综合形式,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多数人对电子艺术形式还不是很熟悉,(这有别于用电脑来搞平面设计等等, 电脑是被当成工具使用)。但是在美国的大多数现代美术博物馆里都可以看到电子形式的艺术品。比如电脑绘画,多媒体电影,以及很多我根本无法归类的玩意儿。 比如我见过的一个作品是一大堆电视屏幕墙上,同时放映着不同的文字、声音和图象。你不能否定它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对观众一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一般美国人都把这类作品称为新媒体。
而电子媒体一般指网页、CD、数码电影、多媒体、游戏等形式,包括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等基本元素。和电子美术注重的是用电子载体来表现艺术感受不同,电子媒体的使用已经非常大众化和实用化。
在电脑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的时代,凭空出世的电子媒体设计也是市场前景最大的产业。所以毫无疑问会用更多的人关注这个新宠,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会选择电子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美国的美术教育也包含得有不少新媒体的作品。一般小学三年级对电脑的掌握就很熟练,此时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电脑美术作业。
   

高中有老师专门教授数码摄影和PHOTOSHOP,学生的作品水平相当不错,让我看了不由感叹后生可畏。


完成了这个系列的文字,感到终于完成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我在国内的很多朋友同行也在看我的这组文章,都说很有意思,很有些启发。和数理化教学的各有优劣不同,中美艺术教育的差距的确是很大的,大家心里都知道中国的美术教育不尽人意,也都知道短时间内无法有质的变化。而且这也不是几个人可以努力去完成的事。

作者: 薛蓉菲    时间: 2013-1-13 22:55
思想再次受到了冲击,谢谢刘老师
作者: 金晶    时间: 2013-1-13 23:37
相当棒的资料~!!学习了~!!!
作者: 阳光不锈    时间: 2013-1-14 00:32
真希望能呆到美国去重新学过,呵呵,这才是我想要的学习艺术的过程嘛,
作者: 张译文    时间: 2013-1-14 08:34
看看是什么,让你们说的这么好!
作者: 雨点点    时间: 2013-1-14 08:52
又是一次思想冲击的学习。怎样的教师造就怎样的学生。
作者: 菊子    时间: 2013-1-14 09:04
真不错,学习了!
作者: 张译文    时间: 2013-1-14 09:36
刘杨 发表于 2013-1-13 22:43
我选择了用最年轻的艺术形式-新媒体或者叫电子美术来结束我这个连篇累续的系列报告。我在美国研究生读的是 ...

感谢刘老师的精彩分析,受益匪浅!
作者: 西风竹    时间: 2013-1-16 11:00
刘杨老师总是有好东西奉献。
作者: 李纯洁    时间: 2013-1-25 13:54
又一次受教了,很好的文章作品
作者: 忆路    时间: 2013-1-28 21:14
如果内容和绘画语言都被同时老师控制的话,出来的效果必然是一堆雷同的作业。
说的真好 受教了
作者: 糖果篮子    时间: 2013-6-11 13:07
太受教育了。。。感谢 。。。。
作者: 虎妈妈    时间: 2013-6-11 13:24
又受教育了。。。感谢 。
作者: 半寸斋主    时间: 2013-7-10 17:47
思想、视觉和感官受到了多重冲击,太受教了。谢谢!!!
作者: 鱼之乐    时间: 2013-7-26 17:17
谢谢刘老师,思想很受冲击,赞一下
作者: 祝祝    时间: 2013-10-16 15:46
今天刚看到,真的是很有感悟,感到从小对孩子的美术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作为一名90后的少儿美术老师,我觉得我们这代人的思想已经在转变了,为什么国外的学校交给孩子的艺术,在国内的培训班就坚持不下去呢,我一直都希望能够让孩子做真的自我,拥有一个宽松、开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小注重孩子的手工、她们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画面。可是,这样的教学很多家长都不认可,她们觉得孩子没有进步,觉得孩子没有学到画什么都像,没有学会技法,这让我很难受,明明付出了努力,却不认同。
作者: 菊子    时间: 2013-10-17 10:23
太棒了,学习了!
作者: 小月萱    时间: 2013-10-17 11:17
太棒了,学习!谢谢
作者: 木易美术    时间: 2013-10-23 07:51
说的真好 受教了
作者: 火柴    时间: 2013-10-30 11:13
俺也想看看啊,,,
作者: 火柴    时间: 2013-10-30 11:21
非常值得学习,,谢谢楼主
作者: 秦静    时间: 2013-10-31 18:12
学习学习学习
作者: 一书    时间: 2013-10-31 22:46
让思维跟上脚步
作者: 方晓玲    时间: 2013-11-14 14:14
阳光不锈 发表于 2013-1-14 00:32
真希望能呆到美国去重新学过,呵呵,这才是我想要的学习艺术的过程嘛,

很棒的资料
作者: 愁断天涯    时间: 2013-11-14 16:05

太受教育了。。。感谢 。。。。 我应该早点看到的,读了几次


作者: 夏丶七颜    时间: 2015-1-28 16:58
认真学习!
作者: 叶子落落落    时间: 2015-3-30 21:53
没想到我们国内的美术教育在对比国外之后显得如此落后,我觉得让我们的孩子享受好的教育是孩子应有的权利,希望我们这一代人努力搞好美术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最好的教育。
作者: 流动风儿啦啦    时间: 2015-5-3 18:15
现在看到老师的分享 有更多的体验在里面 谢谢了!
作者: 早稻    时间: 2015-5-3 18:48
很棒的课题

作者: 徐圆圆    时间: 2015-5-4 09:05
好老师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作者: 创想中华公众号    时间: 2015-5-4 11:31
太棒了!非常好的内容,收藏了!
作者: 谢晓彤    时间: 2015-5-4 13:03
非常受教,谢谢刘老师的分享
作者: 汤汤汤汤    时间: 2015-6-4 14:58
说的好棒。 存下来收藏

作者: 墨彩苹果    时间: 2015-9-14 11:55


作者: 艺想天开美术    时间: 2015-9-21 13:20
受教!反思!

作者: 可乐图    时间: 2015-10-17 21:53


作者: 王艳艳#    时间: 2015-11-13 23:10
真的好棒…

作者: 啊啦啦    时间: 2015-12-30 14:32


作者: 卡乐美术    时间: 2016-1-14 11:09
感谢刘大分享!

作者: 钟大大    时间: 2016-3-11 16:36
看 哭 了 都!
作者: 金梅    时间: 2016-3-19 08:19
刘杨 发表于 2013-1-13 22:41
那么美国老师是怎样最大程度保持每个学生的艺术个性呢?我也在尽量寻找答案。我这里选出了很多组作业,这样 ...

家长的理念束缚了老师的手脚,禁锢了孩子的笔触。打破局面还得从改变家长的观念着手。

作者: 童年绘    时间: 2016-8-27 07:03
谢谢,受益匪浅

作者: 李新惠    时间: 2016-9-22 10:10
好有启发性,学生创作过程老师最好不要帮忙动手,一切让孩子自己按自己的想法做


作者: 杨志彪    时间: 2016-10-28 19:07
http://www.yzarts.com/data/appbyme/upload/audio/201610/28/rntaPwgLKPMS.mp3
作者: 张悦悦    时间: 2017-4-12 10:29
感谢分享

作者: 高兵    时间: 2017-5-4 20:02
非常感谢分享!收益颇多!您的文章会让我们在教学上反思,借鉴,进步,带给更好孩子更好的教育!谢谢!

作者: 真真老师    时间: 2018-3-20 06:23
受教了,

作者: 星星邵    时间: 2018-3-23 11:29
谢谢感谢刘老师的分享和总结!

作者: 中央美院图腾工    时间: 2018-4-28 23:42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多出去走走,看看,闭门造车是很难走的快的!
作者: 艺术系    时间: 2019-3-18 15:44
茅塞顿开,谢谢





欢迎光临 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http://yzart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