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韵兰:为什么要联系到教育?因为家长之所以不能够很快的跟上教改的步伐,跟应试教育的这一块难以马上改变的体制和模式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不能责备家长,更不能简单的责备我们现在的孩子没创造力,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所有人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然后都来帮助往好的方向转。 何韵兰:比如刚才胡老师举的很多例子,我也有很多感觉,一个小孩来画画,题目叫《太阳》,你画一个太阳,那很简单,红太阳,老师在那儿画,没想到这个小孩画一个黑球,一般的话就认为是很不好的一张作业,但是那个老师细心一点,就会问孩子为什么这样画,孩子说今天太阳死了,老师说你怎么这么看,孩子说我好不容易养了两只小鸡,让我爸爸踩死了,孩子就是带着这种欲哭无泪的情绪来画画的,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画明亮的太阳和愉快的气氛呢?这个例子是真事。实际上你要真懂得孩子的话,不但不应该责备他,反而应该告诉他,你这个心情表达完全是很正常的。另外有一些孩子画老师出的题目《鸭子》,结果孩子画鸭子在天上飞,还一路地下蛋,一边飞一边下蛋,这种情况只有孩子能够画,打破时空,打破常理去做,这个阶段在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因为很快就会被引入到教育,你应该这样,这是不对的。所以人们常说,当你知道人不能飞的时候,你就没有童话了,所以孩子他还以为人能飞的时候,在他心里还有童话。这是人生非常宝贵的一个阶段,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有一个非常美好的童年,在这个童年里面可以奇思妙想,可以天马行空,你的各种想法居然还能从艺术的角度得到肯定,这个自信会像一粒种子种在的心里,而且这个来源都不光是来自生活,还来自内心的想象,这样的一些非常宝贵的东西,但是大部分都被卡掉,然后等到长大工作,各种各样的工作,实际上都跟艺术有关,他就认为我没学过,我不会,非常悲哀的。就是我没学过就不会,实际上艺术是天性,每个人都有艺术潜能的。小时候比较明显的涂鸦,就是一种需要,生命的需要,因为不可能有许多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一种和世界的交流,你懂孩子,在这里面就可以发现孩子。现在有的孩子就是用涂鸦表达,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性情、个性、喜好、喜怒哀乐,却能从涂鸦里面表达,我们要懂得孩子,这种懂我觉得是尊重孩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何韵兰:不是说尊重就是你要喝水我就给你喝,你要穿我就给你穿,像这样的一种尊重或者说虚荣,我觉得是害孩子,反过来你对他的心理,对他的心理活动,包括他后来怎么变成网恋了,怎么变成叛逆了,这个过程这一条线你都可以延续下去。如果一个小孩小的时候非常爱生活,非常善于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能够加以表现,他的很多东西都会比较积极,他能够抒发他内心的很多,被抑郁的,被大人不理解的,他都能抒发。音乐、舞蹈、美术所有的艺术都有这样的功能,但是比较来说美术最好。为什么?非常方便、轻巧、容易,它是原创的。大家想一想,连书法都很难,都得临帖。音乐必须大人作曲,小孩哪个人能说让他作曲,舞蹈都是按照程序,基本功,腰要怎么样,腿要怎么样,这个都是模式。还有钢琴像这种器乐,他要童子功的,手不经常练会僵硬,但是美术就要自由丰富的多,不但小时候你可以涂鸦,到大了以后还可以自信地表现。 何韵兰:所以大学老师教的时候觉得太苦恼了,学生学得也苦恼。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的美术应该怎么看?大家都以为就是在纸上画画,不是这样。美术的视野就是所有的视野都跟画画有关,桌子、墙壁、衣服、台布、舞台设计、电影、影视、家用、建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审美跟没有审美,有对艺术的爱好跟没有艺术的爱好是差异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不是说培养画家,更不是说你考级考了几级,而是能够在成年后真的懂得一点艺术,懂得这个世界化、国际化的“语言”,来提高自己的生命素质和社会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