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标题:
民间剪纸-----“喜喜”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杨
时间:
2007-11-1 11:50
标题:
民间剪纸-----“喜喜”
教材分析:
民间剪纸产生在劳动者之中,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作为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的民间剪纸,是人们生活中最廉价的装饰品,也是最能体现主人意愿的精神产品。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
孩子长大,父母为儿女的成婚大礼竭尽全力,祝愿他们和和美美,白头偕老。婚嫁贴“喜”字在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可是必不可少且颇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贴“禧”字,是表示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喜喜”字。这“喜喜”字,原本是民间集体创造的字,以“喜喜”喻喜上加喜。出于民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也体现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她们在剪“喜喜”字时,又将钱纹、瑞兽、花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越发增加了剪纸的意蕴,也袒露出中华民族非常丰富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作者更深层、更广泛的一种涵义。
本课则通过学习剪“喜喜”字,让学生对民间剪纸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学习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促进学生手脑功能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喜喜”字的剪制方法,能剪制出具有个性的“喜喜”字。
2、增进学生对民间艺术-----剪纸的了解及热爱之情。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喜字样的剪制方法。
难点:剪出有创意的双喜字样。
活动准备:录像、各种双喜纹样范品、彩纸、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当地土家族姑娘、小伙结婚喜庆场面的录像。
2、教师简介当地结婚贴对联、贴“双喜”的习俗。
师:孩子长大,父母为儿女的成婚大礼竭尽全力,祝愿他们和和美美,白头偕老。婚嫁贴“喜”字在我们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是必不可少且颇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贴“禧”字,是表示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喜喜”字。这“喜喜”字,原本是民间集体创造的字,以“喜喜”喻喜上加喜。出于民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也体现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她们在剪“喜喜”字时,又将钱纹、瑞兽、花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越发增加了剪纸的意蕴,也袒露出中华民族非常丰富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作者更深层、更广泛的一种涵义。
二、欣赏讨论:
1、展示“喜喜”字剪品,分析其结构特点。
(1)比较“喜”字与双喜字的异同。
问:双喜字与我们平时写的喜字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相同呢?
(先学生议论,再指名作答。)
(2)教师小结:双喜字其实就是把两个喜字连在一起。只是根据剪纸的特点,断开的笔画进行了连接,有些重复的笔画进行了简省。
2、探究双喜字的剪制方法。
讨论:“喜喜”字在结构上具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剪制的时候可以采取什么简便方法?
小结:根据“喜喜”字在结构上具有左右对称这一特性,我们在剪制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将纸对边折的方法来进行剪制。
三、技法指导:
1、教师讲解并示范双喜字的折剪方法。
(1)将纸如下图对折两次。
(2)用铅笔描画1/4双喜字样(熟练后可不描)。
注意:为避免笔画断开,在描画字样时要弄清纸的开口方向。
2、教师出示各种变化的双喜字样,鼓励学生大胆装饰、变化。
四、学生实践:
1、学生折剪“喜喜”字。
要求:字样笔画正确,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且笔画粗细一致,间隙一致。
2、大胆构思、装饰变化,剪出有创意的双喜字样。
附图:
五、作品展评:
1、自评: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让学生互相评议,互相观摩,发表评价意见,共同进步。
3、师评:表扬有创意的作品,为优秀作品摄影留念。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会了双喜字的剪制方法,很多同学还创造出了新的双喜字的剪法。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还可以多摸索,看能不能剪出更具特色的双喜字样或其它有趣的剪纸作品。老师期待着你们的作品!
欢迎光临 中国少儿美术网——叶子少儿美术网 (http://yzart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