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发表于 2005-2-9 15:23:32

涂鸦解析(一)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

<TR>
<TD height=16>
<DIV align=center>
<P><b>涂鸦解析(一)</b></P></DIV></TD></TR>
<TR>
<TD height=41>
<DIV align=center>
<P>李文馥</P></DIV></TD></TR></TAB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

<TR>
<TD vAlign=top colSpan=2 height=262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width="33%" height=152>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d-cd.net/web/9-2hhzx/1thwz/thwz-10/1.jpg"></DIV></TD>
<TD width="2%" rowSpan=6> </TD>
<TD vAlign=top width="65%" rowSpan=6>
<P>"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这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说过的话。透过这句精确的概述我们不能不对孩子的画刮目相看。它也使我们不得不再度认认真真地去认识儿童画。</P>
<P>"什么是儿童画"?如果您被问及这个问题,您将如何回答呢?当您每每观看自己的孩子或别的孩子的画,您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当您面对孩子涂涂画画,需要您予以帮助时,您将怎么做呢?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父母关注并积极探讨的问题。 </P>
<P>所谓儿童画,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似乎就是儿童画的画。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画的画都是瞎涂乱画,是不会画画的幼稚表现。更多的家长致力于指出孩子画中的遗漏和"错误","热心地"寻找图画册或自己动手描画出样子,让孩子照着画。 </P>
<P>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的前一天,我去理发店,正遇上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刚满4岁的小女孩也在那里。她在玩叠手绢,叠叠拆拆,拆拆叠叠,连续玩了20分钟。我见她有如此耐性,就想了解一下她对画画的兴趣。 </P>
<P>我问:你喜欢画画吗?</P>
<P>小女孩答:喜欢。 </P>
<P>我说:请你画一张画我看看,好吗?</P>
<P>小女孩问:画什么?
我说: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吧。</P>
<P>小女孩说:我不会画。 </P>
<P>我问:在幼儿园不画画吗? </P>
<P></P></TD></TR>
<TR>
<TD vAlign=top height=34>
<DIV align=center>(图1)</DIV></TD></TR>
<TR>
<TD>
<DIV align=center>
<P><IMG src="http://www.cd-cd.net/web/9-2hhzx/1thwz/thwz-10/2.jpg"></P></DIV></TD></TR>
<TR>
<TD height=34>
<DIV align=center>(图2)</DIV></TD></TR>
<TR>
<TD>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d-cd.net/web/9-2hhzx/1thwz/thwz-10/3.jpg"></DIV></TD></TR>
<TR>
<TD height=34>
<DIV align=center>(图3)</DIV></TD></TR></TABLE>
<TABLE width="100%" border=0>

<TR>
<TD height=1068>
<P>小女孩说:在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画,我自己不会画。......</P>
<P>我只好给她提出一个画题:那么,请你画一个人吧。</P>
<P>小女孩说:我不会画人,老师没教我们画人。 </P>
<P>亲指着一本有画的书说:你就画这条鱼吧。</P>
<P>实际上我和小女孩的对话刚刚开始,母亲就从书包里取出一本小书,急不可待地翻找着。我坚持诱导小女孩画一个人,而小女孩反过来坚持要求我给她画人。我意识到她不会自己动笔画时,就顺手画了一个"蝌蚪人",给她看了一下就移开了,然后让她自己想一想怎么画人。这时她犹犹豫豫地画出一个大头人,之后又自感不足,问我还要画什么。我让她看看妈妈就知道还应该画什么了。她看了一眼,说:"画眼睛。"先画了一只,想了想又画了另一只。画完两只眼睛高兴地喊:"我画完人了(图1)。"孩子兴高采烈,可是妈妈却沉不住气了,赶紧拿过笔来画了一个人头(图2),让孩子模仿着画。 </P>
<P>(图1)作者:女孩,4岁,北京。</P>
<P>说明:1、小女孩的自由画画本领受到约束;2、女孩潜在着儿童画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P>
<P>(图3)作者:女孩,5岁7个月,北京。题目:《天热》。</P>
<P>(图2)这张人头画是女孩的母亲所画,想让孩子模仿。 </P>
<P>可能许多家长对这种情景并不感到陌生,也不会认为特殊,甚至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正因为它具有普遍性,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情景,可能会从中得到些有益的启示。 </P>
<P>首先看看那位母亲对孩子画画的心情和态度: </P>
<P>1.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画,并且画出令人满意的图画; </P>
<P>2.她认为应该让孩子照着样子画才是正理儿,所以又拿画书,又动笔画人头像给孩子示范。一句话,就是让孩子模仿; </P>
<P>3.她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4岁孩子的画,以成人的审美观来衡量儿童画。所以当她看到女儿画了一个"残缺不全"的大头人时,竟显得神色不安,若有所失。 </P>
<P>小女孩的口齿流利,大大方方。我从她对这次画画的表现中看到: </P>
<P>1.她只习惯于模仿画,就是照着现成的图画或者别人教她怎样画她跟着学; </P>
<P>2.她自由画画的本领受到了束缚,没有尝受到用图画进行自我表现的乐趣,所以对自己独立画画畏怯不前: </P>
<P>3.她对会不会画画的态度和对图画的好坏的评价受到成人的影响,将自己置于"不会画"的无能境况;</P>
<P>4.小小童心中保持着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欲望,并潜在着儿童画独特风格的表现力。所以我才能引导她画出了自己的画。 </P>
<P>(图4)作者:男孩,5岁8个月,北京。题目《天热》。 </P>
<P>(图5)作者:女孩,4岁9个月,桂林。题目《长大我要当医生》。 </P>
<P>我的考察是先通过交流和谈话了解小女孩的特点和学画的情形以及她对画画的态度;然后引导她自主地画自己的画(这一步未获成功);下一步通过启发,因势利导(提出画题,按她的要求画一个做引子)地诱导她自己画一幅画,终使这个女孩迈出了自己画画的第一步。 </P>
<P>上述分析给我们的启发是:儿童画具有鲜活的灵气,如果由于认识上的偏颇,把儿童画画视为只不过是小孩子描图仿画而已,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束缚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在这一领域失去生动的活力和童真的乐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儿童画呢? </P></TD></TR></TABLE>
<TABLE width="100%" border=0>

<TR>
<TD width="43%">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d-cd.net/web/9-2hhzx/1thwz/thwz-10/4.jpg"></DIV></TD>
<TD width="11%"> </TD>
<TD width="46%">
<DIV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cd-cd.net/web/9-2hhzx/1thwz/thwz-10/5.jpg"></DIV></TD></TR>
<TR>
<TD>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图4)</DIV></TD>
<TD> </TD>
<TD>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图5)</DIV></TD></TR></TABLE>
<TABLE width="100%" border=0>

<TR>
<TD>
<P>儿童画是一种游戏 </P>
<P>儿童画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孩子画画应该是不受强制的自由的活动,一般情况下,自己想表现什么就画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画感到赏心悦目;画画是简便的活动,无需特殊的物质条件,只要有纸张和笔(甚至沙土和小棍)就可以;画画是静态游戏,不需要伙伴和对手,孩子热衷于在家里画画,特别是在外边下雨或大动作游戏疲倦之后需要安静地活动时更适宜玩画画这种游戏;画画与其他游戏一样,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从中得到安慰和满足。</P>
<P>儿童画是孩子们的心灵之窗 </P>
<P>孩子们都有实现自我的强烈欲望,画画正是容易表现自己的特殊形式。他们总喜欢孜孜不倦地用图画表达自己对外界的认识、生活经验、情感、兴趣和愿望。儿童画可以记录并反映孩子的成长。 </P>
<P>儿童画是孩子的形象性语言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但在孩子们运用语言还困难的时候,他们便倾向于通过形象进行交流,图画恰是被经常运用的交流工具。因此可以把儿童画称作孩子们的形象性语言。图画书、电视节目都是通过形象语言与人们进行特定交流的;从小重视发展孩子的形象语言对他们适应未来文化潮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P>
<P>儿童画是开发孩子创造能力的一种最佳活动方式
孩子们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他们喜欢无拘无束地标新立异。但是许多知识都有严格的规则不容随意改变。唯独儿童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翅飞翔。(图3)和(图4)都是画"天热"的画。(图3)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巨大、鲜红、灼热的太阳,特大而成串的汗滴,一大把冰棍,来形容热。画中浪漫的想象力难道不令我们成人相形见拙吗!(图4)摆脱了通常表现热的太阳、汗水和冰,采用拟人的手法给狮子剃掉满头长发。这新异,这奇特,这创见,让我们耳目一新,赞叹不已。 </P>
<P>儿童画是启迪孩子心智的教育手段 </P>
<P>"我长大想干什么"是(图5)这幅画的题目,小画者的说明是:"我长大当医生。我刚才给病人看完病出来,病人睡在床上。"这幅主题意愿画形似稚拙,它却凝聚着小画者的思考力、经验、情感、志向和智力技能。面对这个题目,孩子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社会角色(医生),要思考表现角色的情节,要设计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然后动手把自己头脑中的意思、内容、人物、物品表现在二维的画面上。图中医生穿着白大褂走出来。病房里的床上躺着病人,还有床头柜,一双鞋和盛水的脸盆,黄蓝色毛巾挂在上边,病人身体上方那条褐色线条是用来表示被子的--这样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对一个4岁多的孩子来说,可是一项不简单的智力工程。所以说画画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开发,体现着教育,反映着发展,对儿童画不能只着眼于画面,更主要的是要重视绘画过程的教育功能。 </P>
<P>儿童画是艺求 </P>
<P>"孩子们是艺术家"这是一位美术教育家对儿童画的美的真谛的表述。专家们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发现儿童画深远的艺术价值。孩子们表达感情的某些方法,竟使艺求家们感佩不已。</P></TD></TR></TABLE></TD></TR>
<TR>
<TD width="32%" height=51> </TD>
<TD width="68%">
<DIV align=right><FONT size=2>——引自《小小调色板》</FONT></DIV></TD></TR></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15 7:05:57编辑过]

刘杨 发表于 2005-3-11 19:07:01

哎!没有办法,空间有限都是连接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涂鸦解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