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小学如何开展陶艺教育
江西中小学如何开展陶艺教育 引言作为世界各国传统文化中孕育成长的艺术和世界各民族形象思维的结晶,陶瓷艺术几千年来一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凝重的历史烙印,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因此,陶艺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树立个性、陶冶情操和发展智力等素质教育功能。教育部针对我国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美育教育,提倡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在此形势下,全国中小学掀起一股学习陶艺热。江西在开展陶艺教学中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从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人手,就江西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作一些初步探讨。
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1陶艺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陶艺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参与性、直观性。因此,以粘土为原料的陶艺以其朴实性和亲和力赢得了孩子们的青睐。从多种成型的手段来看,手工拉坯、盘筑泥条、泥片成型等制作给手的触摸感,也给孩子们内心带来了快感,通过“捏泥巴”训练了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
2陶艺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艺正是由于其制作过程的随意性以及多种可能性并存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艺的制作过程中从制坯成型到高温烧成,即从泥土变为陶瓷,通过泥的语言变为一件活生生可触摸到的艺术品,这种如同孕育生命般的感受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在玩泥的方式中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坚强的意志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些看似非智力的培养,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及学习兴趣的因素所在。
3陶艺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审美素质。首先是在你双手制作的过程中发现美的造型,驾驭并实践美的节奏、比例、重心、对比、调和等美的法则,深化审美意识。其次由于陶泥的可塑性和釉烧过程魔术般的变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玩泥”受教于其中,美育于其中,也乐在其中。
4陶艺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科学能力从矿石泥土变成质地坚硬而又美观的陶瓷的过程,同时包含着物理、化学变化,这是一门科学。要驾驭“陶艺”的全部过程,玩泥制陶要逐步熟悉泥性、水性和火度;造型中重心、厚薄、倾斜度,釉的成份,流动性等,也直接影响你的陶艺在烧炼后的效果。因此通过学陶艺,也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意识和遵循科学规律办事的意识和素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人的思维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科学手段调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能力等。
江西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现状江西中小学开展陶艺教育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其他省份比较具有陶瓷文化优势、高校资源优势及培训基地三大优势
1陶瓷文化优势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年间,江西浮梁县因盛产精美瓷器,朝廷下诏征调进宫,宋真宗皇帝龙颜大悦,钦命进御瓷器底部书《景德年制》。于是,天下皆称景德镇,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瓷都。千年来,景德镇窑火不断,积累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汇聚了一大批享誉国内的陶瓷艺术大师,现景德镇拥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十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二十多位。良好的艺术氛围,为海内外陶艺家和陶瓷爱好者所推崇,也为基地的艺术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2高校资源优势成立于1958年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同时设有陶瓷艺术、陶瓷材料与工程和陶瓷机械等院系,陶瓷相关专业设置完备的陶瓷高等教育学府,拥有一支由中科院院士郭景坤和国内外着名陶艺家秦锡林、周国祯、姚永康、等领衔的学识水平高、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学院由于地处瓷都景德镇,自创建以来,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历来都是以适合传统陶瓷产业发展的传统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为侧重点。‘该院在陶艺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挥自身在陶瓷艺术、陶瓷材料、窑炉等领域学术研究交叉、渗透的整体优势,注重对优秀传统陶瓷艺术庞大体系的发掘与继承,并努力借鉴、吸收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现代陶艺的优秀成果,将系统理论学习与创作设计紧密结合,深入研究陶瓷材料、工艺、形式语言与现代陶艺创作方法,并把研究成果付诸教学实践,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有自身特色的陶艺教学、研究、创作体系。
3培训基地优势经国家教育部2001年批准成立并授牌的全国中小学陶艺培训基地座落于景德镇。基地挂靠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南邻景德镇高专、北接昌南大道,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建有陶艺制作、学习培训、活动展示、食宿餐饮、休闲购物和体育军训等六大中心。
基地座落在茂林修竹之中,与景德镇市文化博览区(古窑)联袂相耀,是景德镇“千年华诞”十大公共建筑之一,已列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
基地以陶瓷文化、陶瓷艺术为特色,坚持服务于青少年和公益性原则,积极开展陶艺培训、作品展示、艺术研讨与交流,组织夏令营、冬令营、体能集训、军事技能表演和其地校外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竞赛等活动。
基地遵循社会育人、育社会人的教育理念,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是国内外青少年陶艺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中外游客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的新景点。
4江西中小学陶艺教育的不足.
4。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江西中小学教育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被漠视和削弱。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后,艺术教育仍作为一种补充和点缀,以“第二课堂”或兴趣小组的形式出现。而陶艺教育更是刚起步,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
4.2覆盖面不广目前江西开设陶艺教育的中小学主要集中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县、市中小学,很多学校只开设了美术课程,没有开设专门的陶艺教育课程。有些是受制于硬件条件的制约,有些是受制于观念意识的制约。特别是很多学校仍处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认为专门开设陶艺教育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和声誉。殊不知,如前所述,陶艺教育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反过来有助于智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4.3师资力量不够很多开设了陶艺教育课程的学校也是有原来的美术老师担任教学。不要说美术课程很多都不是专业的美术专业出身(由其他老师兼任),更不用说陶艺教育课程的老师很多都不懂陶瓷文化、陶瓷艺术及陶瓷的制作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是一个问题。2.4.4没有合适的陶艺教材在陶瓷艺术教学中,学生急需一本全面、系统的教材。以便了解陶瓷艺术的概况、原料分类、窑的种类,以及在具体流程方面掌握泥的特性、成型方法、表面装饰、配釉施釉,烧成等等,并能按着系统的方法并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作品了解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体验创造和把握其中的美感。
4.5亟待改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很多学校的陶艺教学中,仅仅是上陶艺理论课,看一些陶艺图片,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会感到枯燥,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学校虽有学生的亲自参与,没有很好的引导仅让学生自己玩,或者老师做一个示范作品让学生模仿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再有,很多老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标准单一化,缺乏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
江西中小学陶艺教育发展的对策.1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
陶艺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及创造力,有利于智力教育的开展。
2创造条件,推广陶艺教育学校应加大投入,设立陶艺作品陈列室和陶艺制作室,购置一些陶艺设备和工具,为学校开展陶艺教育创造条件,推广陶艺教育。
3培训和引进师资针对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组织相关老师到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进行专门系统的培训,进修陶艺理论课、拉坯、制瓷、雕塑等课程。或者引进陶艺专业的老师或毕业生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带动陶艺教育水平的提升。
4组织力量编写合适的教材目前江西中小学教育陶艺教育存在教材不统一,没有合适的适合中小学生的陶艺教材。应由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委托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组织力量编写适合中小学生的陶艺教材。
5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课内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带领学生走进陶艺世界。通过多媒体幻灯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陶瓷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多让学生欣赏陶艺精品特别是一些陶瓷艺术大师的精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学校要制定陶艺课程的实施纲要,并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课程目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实施不同的陶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页:
[1]